第18章 黄雀在后 (第1/2页)

温浮欢这话问得巧妙。

若是翠玉答不满,自然要免不得一顿训斥,可若是她回答没有不满,便只能咽下被打了一耳光的气。

罗氏没想到温浮欢这么刁钻,见翠玉被逼问的进退两难,立刻打着圆场说:“瞧二小姐这话说的,你是主子,她是奴婢,主子教训奴婢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哪里敢有什么不满呢?”

她侧眸睃了温落娉一眼,语带指责的说:“你也是,自己的丫鬟自己不好好管教,怎么好劳烦你二妹妹动手呢?”

乍一听这话,罗氏似乎是在责备温落娉,其实却在暗指温浮欢不懂规矩,越俎代庖的教训了温落娉的丫鬟。

温浮欢装作听不懂罗氏的言外之意。

“夫人就别责备姐姐了,姐姐素来宽待下人,只怕不忍责罚她们,不过她们虽说只是下人,在外却也代表了温家,若是失了分寸,丢的也是温家的颜面,别人会说我们温家没有规矩,连个下人都教不好的!”

殷老夫人听了连连点头,赞同道:“欢儿说的不错!娉儿,你也该是要强硬些,不然手底下的丫鬟太放肆了,没白的让外人看了笑话!”

温落娉被当众指责,心里别提多委屈了。

偏偏指责她的是殷老夫人,她又不能发作,只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是,老夫人,娉儿知道了!”她声音闷闷的道。

殷老夫人点点头,看向山门后长长的石阶,一面拄着拐杖迈上石阶,一面道:“我们上山吧!接下来要靠走的了!”

“是,老夫人。”其余人纷纷应声。

温浮欢疾步上前,搀扶上殷老夫人的手臂,乖巧道:“祖母,欢儿扶着您走!”

殷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神情欣慰道:“好!好!”

大约是因为在半山腰,气候较山下更凉爽些,加上入目处皆是碧绿青翠的草木,依稀还能听见山涧清泉的铮琮之声,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心情怡然。

沿着石阶而上,首先看到相对的钟楼和鼓楼,钟楼悬有洪钟,鼓楼置有打鼓,分别于晨昏之时敲响,故此有晨钟暮鼓一说。

过了鼓楼和钟楼,见到的人便渐渐多了起来。

天王殿内、大雄宝殿前的空地上,随处可见在佛前跪拜、或者往香炉里插香的百姓,往来之人络绎不绝。

景华寺香火鼎盛,哪怕寻常的日子,也有不少香客慕名而来,或者拜佛祈愿,或者只是游览寺内景色。

“没想到景华寺这般热闹。”温浮欢道。

殷老夫人冲她笑了笑,说:“这还不算是热闹的时候,每逢初一十五,寺里的人都会比现在多上一倍,等到乞巧节的时候,这里就更热闹了!”

“是吗?那到时候,欢儿一定要过来瞧瞧!”

“你来瞧什么?每年乞巧节,这里聚集的都是来求姻缘的善男信女,欢儿这才刚回到祖母身边,就想着嫁人了?”殷老夫人玩笑道。

“祖母!”

温浮欢摇着殷老夫人的手臂,撒娇道:“您又打趣欢儿了!欢儿才不要嫁人呢!欢儿要一辈子待在祖母身边!”

“傻丫头!哪有姑娘家一辈子不嫁人的?”殷老夫人笑呵呵的说。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走到大雄宝殿。

殿前站着一位穿着灰布僧袍,身披玉色袈裟的老和尚,一手拿着念珠,一手捋着长长的白胡子,瞧着极是慈眉善目。

见到殷老夫人过来,老和尚笑呵呵的上前,双手合十,躬身行礼道:“老夫人!”

殷老夫人也双手合十,态度恭敬虔诚:“慧玄大师!我又来打搅了!”

“老夫人言重了,佛祖胸怀宽广,能纳天下信佛之人,何来打搅一说?群房已为您备好,待你们稍事休息,用过斋饭以后,可到佛堂礼佛还愿!”慧玄大师道。

“多谢大师!”

慧玄大师微笑点头,唤来一名小和尚,吩咐道:“带殷老夫人及其家眷去后院群房。”

“是,师父!”

小和尚伸手道:“老夫人这边请。”

说罢,便在前面带路,绕过大雄宝殿向后院走去。

相对于前殿的喧哗热闹,景华寺的后院极是安宁幽静,处处可见栽种的青松绿竹,走廊和群房也是清幽雅静。

群房的布置很简单,只有一榻一桌两椅。

榻上放了一个小茶几和两个秸秆编制的蒲团,正上方的白墙上挂了一幅字画,字画写了一个大大的“禅”字。

温浮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