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幕后之人 (第1/2页)

温浮欢快马加鞭回到太师府的时候,薛莫景还没有回来。

她把缰绳丢给看门的守卫,问清楚薛夫人此刻正在后苑的暖阁里,便直奔暖阁而去。

这一路,温浮欢都走得十分匆忙,连丫鬟小厮停下来向她行礼,她也只是轻点了点头,甚至不予理会。

她满脑子里都是公孙芜说过的话,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种种想法。

她需要有一个人,来证实或者否认她的猜测和推衍。

那个人只能是薛夫人了!

温浮欢本来走得极快,可等到真的来到了暖阁门外,她却不由的放缓了脚步,并且由丫鬟通禀并得到允许后,才掀开厚重的锦帘,缓步走了进去。

融融的暖意扑面而来,夹杂着鎏金铜炉里清淡的熏香,亦或还有梅花茶清冽的香味……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别样怡人。

薛夫人只穿了一身木兰青双绣缎裳,斜斜倚靠在雕花的花梨木贵妃榻上,发髻松散,双眸半睁半阖,神情极是慵懒。

听到脚步声渐近,她睁开双眼,笑睇着温浮欢。

“今儿个怎么回来得这般早?景儿呢?没和你一起回来吗?”她坐起身,斟了一杯茶,递到温浮欢面前。

温浮欢忽然不着急了。

她端起小小的白瓷茶杯,先是凑到鼻端,轻嗅了一下梅花的茶香,然后才浅啜了一口,细细品咂。

她眯起眼睛,一脸享受的样子,还是像极了在冬日的墙根下晒太阳的猫咪,慵懒却也不乏优雅。

“这是今早新摘的梅花瓣,泡茶做点心,都是极好的!”薛夫人柔声道。

温浮欢笑了笑,抬眼道:“薛三少今天没和我一起,他去了鸢云坊,让我自己去茶舍听曲儿或者听说书的,我觉得无趣,便早些回来了!路上正好听到丫鬟们说,姨母在暖阁里,便过来瞧瞧!”

私底下时,温浮欢还是照样唤薛夫人姨母的。

“这个景儿,还是没长记性!前几日那顿板子,看来是白挨了!”薛夫人无奈道。

温浮欢目不转睛的望着薛夫人,幽幽道:“这也不能怪三少爷,他看着是个闲散惯了的性子,哪里能一直陪着我呢?或早或晚,总是要腻烦的!”

似是听出了她的话里有话,薛夫人抬眼看了过来,正好对上她那双沉静如幽湖的眸子,不觉心底一震。

薛夫人知道,温浮欢到底是看出来了,他们的别有用心。

她复又垂了眸,没有言语。

温浮欢也不在这件事情上纠缠,而是转移话题问道:“我初来帝京那日,公然行刺姨母的杀手,可抓到了?”

薛夫人眼神微闪,若无其事的道:“不曾,他们狡猾得紧,只怕没那么容易抓到!”

“姨母这么说,是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了?”

温浮欢敏锐的捕捉到了她话里的重点。

薛夫人倒茶的手一抖,茶水便溅出茶杯,洒在了花梨木的矮桌上,使得她一阵手忙脚乱。

她抬手挥退了前来打扫的丫鬟,抬眼看向温浮欢,后者神情淡然,眼神平静,好似刚刚只是问了一个极普通的问题,而非有意探究什么。

薛夫人定了定心神,摇头道:“我哪里晓得他们是什么人?我连他们为什么要刺杀我,都觉得甚是莫名其妙呢!”

“是么?”

温浮欢唇角微扬,勾起一抹淡笑缱绻如夏花盛放。

她凝视薛夫人,“我好像听闻,那些杀手之所以刺杀姨母,是因为前几日流传于帝京的一个传闻!”

“传闻?什么样的传闻?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欢儿也不知那传闻真假,所以才来向姨母问上一问——传闻说,家父在调查顾云棣叛国一案时,曾将与此事有关的人的名姓全部写下来,记录在一本小册子上,而那本小册子——就在姨母手上!”

薛夫人身子微震,端着茶杯的手不由得用力,脸上却露出了愈发柔和的笑。

“呵,这是打哪里听来的混话?先不说那卷竹简究竟存不存在,就算它存在,以承胥的小心谨慎,也断然不会交与我保管的!”

“姨母说的是,欢儿也觉得,这传闻编的着实拙劣,不足采信,只是……”温浮欢幽幽抬眸,“欢儿从未说过那本小册子是竹简,姨母是如何得知的呢?”

“我……”

薛夫人一时语塞,没想到自己竟大意掉进了温浮欢下的套里。

见她不说话,温浮欢才正色道:“姨母,我晓得你为我好,不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