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首先,他们应该知道自己在学校可能面对哪些东西,他们应该知道将要接触的东西只不过是前人的发现或者总结的经验而已,带着一个从不怀疑的死脑筋盲目地去接收某些事物,这种行为是迷信,不想真正地学习。他们应该知道这些东西并不是都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说自己是完全正确的,相对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群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而言。

小孩子们需要有怀疑的态度,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学校应该告诉他们是为了梦想而来到这里,就像我只是为了寻找长大的方法,常子只是想通过学习来展现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好孩子一样。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小孩只是浑浑愕愕地去了学校,然后被糊里糊涂地灌输那些所谓的文化知识。

我想,如果一个人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数学家,那么他需要费尽心机苦心钻研加减乘车之类繁琐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的梦想是成为运动员,那么他需要多吃牛肉少吃菜好好锻炼天天变壮;如果一个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翻译,那么他需要在ABCD的无穷组合中走得更远。除非一个人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学者,那么他需要学好所有的功课。

当然,刚开始还是需要对其他东西也稍微了解一点,趁我们的时间还可以拿来挥霍。可是,你不能保证没有人希望做一名厨师或者是鞋匠,所谓人各有志这是勉强不来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学校只是像一台程序死板的机器,所有的学生被当做一个模子被培养,然后武断地分出好生和差生。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其实我们也不需要过多抱怨。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教育方式从一开始就不恰当。一座大厦的基础没打好,纵使高处的楼层多么奢华,最终也只能成为海市蜃楼。我并不是在批判什么,我只是想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有些东西压在心里太久不是什么好事情。

批判家其实是很无聊的一群人,有些东西只是说一遍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就可以了,可是有些人却总是不厌其烦地拿出来大做文章,搞得自己多有才又生怕全天下的人不知道似的。我觉得这种以批判而过活的人真是心理有问题,他们在那耍嘴皮子的功夫倒不如去做些实在的事情。

其实有些东西其实大家都明白,只是不说出来而已。因为那不是只靠说说或者一两个人的力量就能够改变的现状。有些事情既然不能改变,就应该学会适应。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二) 规矩与牢笼and权力与权利

在学校里我开始接触到各种各样无聊的规矩,不能迟到早退这种还稍微能理解一点。我就是一直不明白上课铃声一响为什么就一定要进教室,我在想,假如一个小孩在铃声响的时候突然肚子疼要去方便怎么办。到底是孩子的身体重要还是所谓的规矩重要呢?小孩子是不会懂得这些东西的,我相信许多小孩子在学校里都是很怕老师的。想一想,那时候你有没有宁愿忤逆父母也要遵从那些个老师的指令,并且执拗而傻乎乎地照做。所以,小孩子为了不受批评就只好难受地坐到教室里,然后心不在焉地听着讲台上的人扯淡。

这样做的结果有两个,要么这个孩子意志坚定不负众望地撑到下课再飞奔到厕所酣畅淋漓,要么这个孩子实在忍不住在课堂上当场交待搞得臭气熏天。当然,我只是打个比方,毕竟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时有发生

有一句话好像是这么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此话真是精辟,我是这样理解的:规矩这东西围成一个不方不圆不伦不类的形状。一个人身处这个社会,难免会掉进这个形状里面。他看到这形状里面的其他人都是按照这些规矩做事情,此时大多数人是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于是就心安理得地加入到那个行列中。

人的本性是盲从的。或许极少数人会怀疑,刚开始他们可能尝试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是在周围人异样的目光下,能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一个人长期接受了这些规矩,就会认为如何如何是理所应当,于是就笃信不疑。

写到这里,我想起鲁迅先生所说的牢笼。少数人在里面怒吼着想要带领别人冲出去,这基本是徒劳的。这规矩好像也围成一个不圆不方不伦不类的牢笼,一个人身处其中假使有所觉悟,不要想着去拯救别人,因为他需要先拯救自己。

有的地方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抵达,这世界没有什么救世主,你不是我也不是。我们都需要与自己的心魔做无畏的斗争,我们需要先把自己从盲从的洪流中艰难地解救出来。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能够坚持下来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