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部分 (第1/4页)

唉!企业的生产管理与组织也是一门科学啊!要发挥最大的效率,要把每一个人的全部生产力都压榨出来,这绝对是学问啊!

眼见得日头偏西,见守汉也是有些意味阑珊,众人便提议回府,免得夜深路滑,再有些什么意外。

行至半路,守汉突然勒住马头,“那边是什么地方?”

远处,在暮色落霭中,隐约的红光闪烁,一阵阵的烟火之气传来。

“回禀主公,那是焦化厂的炼焦池子!”一旁有人回话。

“走!去看看!”守汉给胯下的乘马加了一鞭子,率先奔焦化厂的方向而去。一旁的林火风骇得急忙派人快马抄近路去焦化厂做些安排,打好招呼。

眼下焦炭己经是南中钢铁厂炼钢炼铁的必要燃料,每年炼一炉钢铁就要消耗大量的焦炭。好在现在广宁煤田已经被南中军夺取在手中,这里露天开采的大量优质无烟煤,烧制焦炭非常方便,大大地降低了南中军的冶炼成本。而且炼焦之后产生的焦油等物,经过二次分馏加工,还是染料和制造武器的原料。

行不多远,便是进入了焦化厂的地界,早已有闻讯赶来的焦化厂主管们在此迎候。略略问过几句话,守汉便让他们带路前往炼焦池子的区域。

眼下在各人眼前的这个炼焦池子,是一种长方形的炼焦池,炉底略高于地面,用砖铺平,四周筑土墙,墙脚深约一尺,墙高三尺、厚一尺四寸。炉宽八尺,炉长五丈。火门对称修筑,火门间距约三尺。火门形状,外方内圆,外大内小。

这种焦池星罗棋布的在远近冒着火苗和白烟,。煤炭从广宁等地开采出来,经过筛选挑出适合炼焦的,运到这儿后,便开始烧制。炼焦时间为三天,出焦率六成以上,(用在这里工作的炼焦师傅的话说,我保证一百斤煤出七十斤焦炭!嘿嘿,似乎小时候手不释卷的铁道游击队里的炭场也是这个出焦率啊!)共有焦池十座,每座一次可炼焦二十吨。

“大人请放心,我们这里只要有煤炭,断不会让几处高炉短少了燃料。”

焦化厂的胖主管拍着胸脯向守汉保证。

在守汉巡视石溪铁矿的第三天,雷明生带着营造厂的人们,到矿上踏勘地形,为矿上的劳工和一干执事、监工、护卫的矿山矿丁建设可以同时容纳数百人在里面洗澡的大型冲凉房。同时,在工棚区里,垃圾池、公共厕所也一个个的建设起来。

“主公对我们天高地厚,你们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尽心尽力,那些懒骨头的官奴、土人,哪个敢偷奸耍滑的额,先吊起来抽五十篾条再说!然后给各处寨子发一个公告下去,哪个寨子的劳工懒骨头多,哪个寨子的人就莫要到我矿上来做事了!”

梁开在宣布每一个官奴和土人劳工每天的工作量增加一百斤之后,黑着脸对手下的一应大小监工们吼着。

“大人!”

一名小监工举手示意。

“有话说有屁放!”

“大人,如今各处都是在开夜班,我们是不是也开一下?我听说几个工场都买了电石灯回来,挂在高处照亮,苦哈哈晚上愿意多赚几个钱的,就来做事。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啊?”

“你在那里做什么春秋大梦?!咱们这个活,能够晚上干吗?晚上打眼放炮?不是老寿星吃砒霜觉得自己命长啊?”一旁的同事们有些不以为然。

“你们才是放屁!老子说的是白天多打几处炮眼,放迸的矿石晚上运!”

“噢!何老六,你个家伙说的有道理。晚上多点几处灯,也不管是官奴还是土人,只要下矿坑去背筐的,上来一百斤,就给一百斤的钱,我这就给大掌柜去写说帖!”

继续求推荐收藏评价票。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双炉制的倡议

有人说要打破民国的纪录了,不错,没有钢铁,如何建成近代工业体系?

“天启七年的钢铁产量必须达到九万吨!也就是说,要达到一亿八千万斤!这九万吨中,呲铁钢要达到产量六千吨,九转钢要达到两万吨,熟铁三万吨,其余部分的都是生铁用来做外销和辅助使用。”

召集来汉元商号和冶金坊的诸位大掌柜和主事,守汉很是兴奋和认真的向他们宣布了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要求。

同时宣布的是冶金坊正式更名为南中钢铁厂,增加人手,增加经费自不必说,但是,这样的生产要求,顿时让人们从方才的喜悦中惊醒过来。

天哪!

九万吨?!

一亿八千万斤?!

如果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