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部分 (第1/4页)

话语有些戏谑,说的许还山脸色通红。

“主公,不是,不是那个意思!”

他急忙摇着双手。

“只是您方才说到了屯垦之事,小的想起了一件事,有些不知道如何处置。故而有些失态了。”

看完许还山拿出了的一叠私人信函,守汉明白了几分。

这些书信,大多是许还山的亲眷、朋友、旧部等人写给他的回信,信中对于他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但是,不约而同的对于南下九龙江地域垦荒,表现出了不太大的热情,甚至有些冷漠。也难怪,书信的主人很多人守汉都见过,并且比较熟悉,都是最早一批分得了土地的守备府老人,先是获得了每个壮丁十五亩的田地分配,又获得了十五亩的附近垦荒权利,几年下来,经过辛苦耕耘,每一家的日子都堪称富足;依照国人的一般心态,自然不会再往那荆棘丛生、蚊虫遍地的荒野之地去辛苦垦荒,守着这几十亩水旱田地,又在将军府脚下,有什么好事都少不了自己的一份,何必呢?

“按照将军府的条文,前来九龙江的垦荒者,每人可以获得五十亩的土地,我便写信给他们,邀约他们南下垦荒,但是,写了几十封信,只来了几家人。主公您要我尽快把九龙江的垦荒搞起来,单单靠新人似乎力量有些单薄,且这一带土人众多,剿杀是杀不完的,必须要给这些人出路,否则,九龙江地域,势必会常年杀伐不断,那些新人也会望而却步的。”

“标下起初是这样想的,让他们放弃北方的土地,南下开垦,每人可以获得五十亩的田土,这样一来,他们带来的钱粮和耕作手段,势必会如同火种一样,带动其他新人,顺带也可以雇佣一些土人出来到各处村镇务工,稍加时日,自然便消去了彼此之间的畛域之见。”

看来,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是能够锻炼人,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许还山在这几年中,水平和能力都大为长进,但是缺乏的只是权力的支持。

守汉暗自思忖着。

“你觉得症结所在在哪里?”

“主公,我觉得,一,安土重迁,小富即安。这是心病。”

哈哈!果然是我国人的心病和习惯。

“继续说。”

“二、心有顾虑,担心退路。这是眼前的事实。那些人怕放弃了北方的土地,南下后,一旦出现什么马高蹬短的事情,便是后路全无,一家老小辛苦数年,好容易过上了安稳日子,立刻又是家无隔夜之粮了!”

“标下愚钝,只是从书信中揣测亲眷们的想法,得出来的结论,还请主公莫要见笑。”说完,许还山咧嘴笑了笑,如同身上卸下了一个大石头一样,感到轻松自在。

他自在了,守汉却是为难了!

继续奉上将近六千字。大家是不是也把手里的东西都拿出了?

正文 第九十八章 回程见闻

继续厚颜无耻的求推荐求收藏求评价求赞求打赏!

“虎子!干得不错!”

站在凤凰山新修筑的炮台上,用黄铜单筒望远镜向平巴港望去,李守汉感到一阵阵心旷神怡,“不愧是亚洲的天然良港啊!”

这个巨大的海湾,被凤凰山和冲空山两个半岛分割为内外两个海湾,凤凰山外面的海湾被称为平巴港,凤凰山里面的就是守汉很熟悉的名字,金兰湾。

两个半岛将海湾分割成为内外两个,同时充当了天然的防波堤,为海湾内的船只提供了一个极为良好的港湾。

许还山在凤凰、冲空山上各修筑了两组炮台,为水师提供保护,同时,也对港口进行封锁。

“主公,您请看!”

许还山用手点指着山下的炮位,用球墨铸铁制成的十八磅岸防炮,如同一头头猛兽一般,蹲踞在炮位上,黑洞洞的炮口或是指向港外,或是封锁着进出港的航线。

“外湾略宽一些,大约有七八里宽,内湾狭窄,只有不足三里海面。主公,标下将枪炮所新铸造的十门九转钢炮分置在南北两座山头的炮台上,便足可以防御外敌袭扰!”

“更何况,炮台的子炮台上,还设置着火箭阵地和库房,一旦有事,标下手下的那些炮手们,可以在一泡尿的时间内,发shè上百枚火箭出去!将外洋海面炸成一片火海!”

看着沿着航道,在引水员的带领下鱼贯入港的船队,守汉一语不发,只管看着那点点白帆,阵阵波光浪影。半空中,时不时的有一群群的水鸟飞过,可惜的是,守汉只认识海鸥,传说中的海燕什么的,一个也没有看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