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部分 (第1/4页)

想来,天堂也不过是如此了吧?当年太阁大人,一心想要宁波养老,可是,估计宁波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这么多的商铺,里面该有多少货物、财富啊!要是能够像老人们传说的那样,进去大大的抢掠一番,是不是这一辈子,还有儿子、孙子的花销都可以挣到了?古贺一雄脑子里突然有了这个想法,不过,看了看街道上不时可以看到的那些手执长矛,腰间悬挂着细绳,被称为巡检的家伙,他的心就往下一沉,远处城头上那些清晰可见的大炮,更是打消了他的这个念头,想在这里打劫,还不如说想去抢劫将军大人的府邸!

听迎宾馆的人讲,如今在河静府的人,就有一万多户之多,这还不算那些个在历次战争中被俘的官奴,还有那些没有户籍的土人,往来做生意的商人。(本章节由网友上传&nb)人口是没有江户城多,但是,从商业的繁荣程度、生产力、城市的防御力、攻击力什么的绝对远胜江户,至于岛津家的鹿儿岛,呵呵,桦山久高和古贺一雄们几乎第一时间将这座城池同小村庄画上了等号。

带着一番兴奋、幸福,惶惑,在用过了一顿更为丰盛的晚饭后,桦山久高等来了他期盼的好消息。

“我家负责河静事务的长史李沛霖大人,明早召见你。”

汉元商号的办公地点设在河静的财神庙后身。

起初,守汉将这里设为商号的办公地点,主要是为了节省开支,不愿意在大兴土木花费钱粮的去修建商号。但是,随着商号买卖的越发兴盛,从股东到掌柜,乃至到底下的伙计,一致认为,商号的生意火爆,除了主公大人的福泽之外,便是财神老爷的眷顾,于是虽然商号的生意好的一塌糊涂,修建总号的事情,却没有人提起,人们都不愿意搬走。

今天,留守河静的长史李沛霖大人,便要在这里,同桦山久高会谈。

在财神庙门前值班的门丁,很是得意的看了看通往后院的那扇大门,门口高高的悬挂着一副对联,或者是汉元商号的信条。

“不掠夺,不威胁,和气生财;做生意,做开发,共同富裕。”

今天,留守大人,便要在这里,接见三批客人。

作为负责李守汉地盘上的民政、钱粮、兵马征集、训练、鼓励农桑,抚育移民等诸多事务的李沛霖,他充分体会到了当年的萧何、刘文静,本朝的李善长、刘基、姚广孝等诸多先贤的感受。

用一句守汉那里听来的话,痛并快乐着。

每日里,四更天便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前线大军所需要的兵器、火药、钱粮、军装,后运伤兵的治疗、安抚,阵亡将士的抚恤。从闽粤地区来的流民、移民的隔离、安置,发给口粮,借给工具,种子,租借耕牛,等等诸般事物,令他每日里忙碌不停。

但是,这些,都是可以靠钱粮来解决的,而主公府库之中,最为不缺的,便是钱粮。

令人头痛的是别的事物。

在决定出兵南征前,李守汉和匠师协会的人,经过一番琢磨,搞出来了一台机器,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一台纺纱织布的机器而已,但是,在李守汉眼中,却是另外的一番情景。

这是一台介乎于珍妮机和足踏多锭纺车之间的机械。

本来守汉很是无耻的想搞出来珍妮机,但是,痛苦的发现,根本就无法完全这台机械的,因为资料实在是太少。不过,在匠师协会的几位工匠的努力下,人们竟然搞出来了,这台机械。

“就叫秀儿机吧!”守汉连名字的命名都要剽窃别人的,他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李沛霆。这句话,让李家兄弟兴奋不已,几年下来,秀秀已经越发的出落了,小姑娘完全继承了母亲的美丽。这句话,让李家兄弟越发的觉得,自己同守汉的利益绑的更加紧密了。

很快,便在凌正、冯默峰等人的主持下,制造出来了二百台秀儿机,按照匠师协会和汉元商号诸人的意思,还要继续制造,但是却被守汉制止了。“造出来先试用一下,觉得好,大家再大举制造。”

结果,在主公提出的一套生产模式下,人们惊讶的发现,在所谓的集约化、标准化、流水线环境下,一台秀儿机,一天,可以生产出将近十匹布!这还是在李守汉要求不能让织工太累,有所谓的两茶一歇的情形下的产量。

“此物一出,江南,杭嘉湖、苏松太的织户们,从此无噍类矣!”

粗粗的算了一下,就算是在苏松地区的织户们,五口之家手脚忙碌的忙个不停,每天也只可以织出来一匹布,但是,一台秀儿机,一天如果满负荷,换人不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