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部分 (第1/4页)

门,精锐士卒数万。吴长伯与施郎火烧辽阳之举亦将重现于辽左耳!字谕小犬李华宇,于山东、登莱等处,招募青壮数万编制成军,亦将随舟师北上,以供驱策。”

宁远伯的大军要来了!而且,不光是从南方来的水师和四十万大军,还有从山东、登莱两处来的数万人马,这一招重手,足够黄太吉喝一壶的!

洪承畴将这几份箭书与马科、曹变蛟、王廷臣等人传阅了之后,众人皆是喜笑颜开。

“各位将军,前几日那曹振彦于城下招摇鼓噪之时,本督便同将士们讲过,以李卫儒的脾气秉性,他如何能够咽得下这口恶气?!今日如何?大军渡海前来,奴酋黄太吉便是有三头六臂只怕也抵挡不住这数十万人马,数千门大炮的猛攻!”

“就是!马上就是三四月,春荒就要来了!奴贼十余万人马屯驻于此,他们上哪里去找这许多的粮米草料?”马科也是得意非凡的捻着胡须,和着洪承畴的话语与督师大人一唱一和。

众将皆以为然。

将书信内容传达的全军之后,顿时各军欢腾。

一阵鼓声和号角之声。然后从医巫闾山后传出来一派皇帝上朝的乐声。随着乐声,满、汉群臣,在盛京的蒙古王公,作为人质的朝鲜世子和大君兄弟二人以及世子的几位陪臣。都随着马队的引导到了广宁城前,向坐在帐殿内的大清皇帝黄太吉行礼,然后回到平日规定的地方,只有满、蒙王公和朝鲜世子、大君可以就座,其余都肃立两行。

帐殿周围,树立着用来防范流矢的绳网。绳网外,手执虎枪、八旗长枪,腰悬佩刀,斜背着火铳的噶布什贤兵们身披三层甲胄,盔明甲亮目不斜视的排列两行,往广宁城方向排出去远远的。绳网外,跪着以明朝太子少傅、左都督、锦州总兵祖大寿为首的锦州降臣,有太子少傅、左都督总兵祖大寿、董协、祖大乐,总兵祖大弼。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李辅明、副将高勋、祖泽远等人,低着头等候召见。此时清朝的鸿胪寺衙门尚未成立,有一礼部汉人官员向大清门的降臣们高声传宣:“祖大寿等诸文武降臣朝见!”

祖大寿叩头,高声奏道:“罪臣祖大寿谨奏!臣有数罪当死:往年被陛下围困于大凌河,军粮吃尽,吃人,快要饿死,无计可施。不得已向皇上乞降。蒙皇上不杀,将臣恩养。命臣招妻子、兄弟、宗族来降,遣往锦州。臣到锦州之后,不惟背弃洪恩,而且屡次与大军对敌。今又在锦州被围,粮食已尽,困迫无奈。方才出城归顺。臣罪深重,理应万死!”

随即礼部官员传出皇帝口谕:“祖大寿所陈,也算明白道理。尔之背我,一则是为尔主,一则是为尔的妻子、宗族。可是得到你以后决不杀你。朕早就怀有此心了。朕时常对内院诸臣说:‘祖大寿必不能杀,后来再被围困时仍然会俯首来降。只要他肯降,朕就会始终待以不死。’以前的事儿你已经追悔莫及,也就算啦。”

明朝副将祖泽远也跪在大清门外奏道:“罪臣祖泽远伏奏皇帝陛下:臣也是蒙皇上从大凌河放回去的,臣的罪与祖大寿同,也该万死!”

皇太极命礼部官员传谕:“祖泽远啊,你是个没有见识的人。你蒙朕放走后之所以不来归降,也只是看着你的主将祖大寿行事罢了。往日朕去巡视杏山,你不但不肯开门迎降,竟然明知是朕,却特意向我打炮,岂不是背恩极大么?尔打炮能够伤几个人呀?且不论尔的杏山城很小,士卒不多,就说洪承畴吧,带了十三万人马,屡次打炮,所伤的人究竟有多少?哼哼!……朕因尔背恩太甚,所以才说起这事。朕平日见人有过,明言晓谕,断不念其旧恶,事后再加追究。岂但待你一个人如此?就是地位尊于你的祖大寿,尚且留养,况尔是个小人,何用杀你!你正当少壮之年,自今往后,凡遇战阵,为朕奋发效力就好啦。”

祖泽远和他的叔父祖大乐都感激涕哭,同声说道:“皇上的话说得极是!”

紧接着,又是大同镇总兵王朴与山西镇总兵李辅明上前跪拜,阐明自己的额罪行和投顺大清的一片真心。这两个总兵,原本打算卖了吴标和模范旅之后,能够用同袍的头颅和鲜血铺就一条逃回宁远的道路。但是却被进城之后的多尔衮强行缴械,将兵马收拢到了一处。没奈何之下,只得与祖大寿父子兄弟一道北上来见黄太吉。

不过,黄太吉军中却也有这二人的不少熟人。便是那晋商八大家在辽东的掌柜们。其中有不少人还是王朴同族,论起辈分,各自有一番称呼。在这些人的努力劝说之下,王朴和李辅明各自打定主意,降清!

一番礼仪表演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