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林国相抱病在身,不能前来,命在下暂代其职,统帅三千人马前来助战。”刘泽也察觉出了袁绍的冷淡,不过他从来没有巴结权贵的意思,就算袁绍他亲爹袁逢在洛阳极尽奉承之时刘泽也没有半点与袁家交好的念头,所以对袁绍那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态度也就丝毫没有在意。

袁绍轻唔了一声,让了个座,便再无言语。一则刘泽官职低微,二来所率人马不过三千,而到这里的诸侯莫不是刺史太守,人马多则三四万少则一两万,这数千人马的,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曹操与刘泽在一起破过黄巾,自然知晓刘泽骑兵的厉害,正欲和袁绍辨驳一番,刘泽拉了他一把,道:“这么多英雄豪杰聚集,孟德兄就给小弟引见一番如何?”

对于袁绍这种眼高过顶的人物,刘泽才懒得答理。

曹操便将帐内各路诸侯一一引见给了刘泽。

陈留太守张邈倒也算和刘泽是老相识了,只可惜刘泽还认得他,他却将刘泽忘了个一干二净。也难怪,当年在陈留城外也不过是偶尔一瞥,张邈又如何将眼前的平原代国相与贩马的小商人联系在一起。张邈只是与刘泽拱手打个招呼,不咸不淡地寒喧上几句。

当介绍到河内太守王匡之时,刘泽心中的恨意连绵。王匡看起来圆圆胖胖,慈眉善目的,样子很亲和,但刘泽可是明白王匡手段的狠辣,正是因为他,刘泽才痛失自己心爱的女人,刘泽早就发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不过大帐之内,可不是翻脸的地方,刘泽压下心底的恨意,平淡地和王匡打过招呼。

象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等人也皆是冷淡的很,礼节性地相互施礼寒喧几句,算是认识了。倒是上党太守张杨为人热情,显然也早是听闻了刘泽破黄巾的威名,大为褒扬,连声称赞。(未完待续。。)

第240章 盟主之争

这时,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和长沙太守孙坚刚刚赶了过来,这两人与刘泽倒是相熟。刘泽对着袁术施礼道:“平原都尉刘泽见过袁将军。”

袁术也瞧见了刘泽,不过洛阳城里的那一幕他可没有忘怀,鼻孔里冷哼了一声,道:“岂敢岂敢,听闻润德公可是要官封兖州牧的,缘何只混到了个平原都尉?”

刘泽瞧见袁术神情之中颇有些得意之色,心中暗想,这袁氏兄弟,果真是一个德行,睚眦必报,真乃小人作派。

“那里那里,在下才疏德浅,如何能担得了封疆大吏的职责,能做到平原都尉,已经是朝庭的恩赏了。”刘泽不卑不亢地回答他。

袁术倒也没有理会于他,而是与袁遗韩馥等人见礼。

他身后的孙坚却是一脸的欣喜,急急地对刘泽道:“润德贤弟,当年豫州一别,已是六年光景,知晓贤弟被贬斥到平原,为兄甚是担忧,不知贤弟一向可好?”

长社之战后,孙坚便追随朱隽前往南阳,后来又跟随张温前往西凉平定北宫伯玉的叛乱。中平四年,长沙人区星造反,朝庭任命当议郎的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讨伐,大破之,因功受封为乌程侯。董卓乱起,孙坚在长沙第一个响应讨董的檄文,率兵北上,杀掉了不愿意出兵讨董的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收其部众,兵势极盛。不过他轻兵冒进,中了董卓部将徐荣的伏击。损失惨重,颖川太守李旻就是在那一役之中被徐荣生擒后烹了。败退之后的孙坚投靠了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兵驻鲁阳,此番是应袁绍之约前来酸枣参与会盟。

刘泽含笑道:“多谢文台兄挂念,小弟到了平原之后倒也安生,只是比不得文台兄马上封侯功勋卓著。”

孙坚亦笑道:“天下立奇功者,有谁能及得上润德?若非润德斩杀张角,这汉室的天下还不知是何模样?若不是阉宦张让等人从中作梗,贤弟早已是位极人臣了。可叹阉竖方灭,这董卓又兴风作浪。汉家天下难有宁日。”说着。孙坚倒是一叹。

这关东联军之中,刘泽最钦佩的人除了曹操之外,便是孙坚了。在各路诸侯畏战不前的情形下,孙坚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打出了江东之虎的名号。

见各路诸侯皆已到齐。袁绍给王匡使了个眼色,王匡立刻站了起来,道:“今日诸侯会盟酸枣。共商讨贼大计。以王某之见,兵多纷杂,各自为战,并不利于讨贼大业,应推举一位盟主,主持大局,号令天下,众听约束,然后进兵,董卓须臾可破。”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袁绍不禁皱皱眉头,又冲着张邈递了个眼色,张邈正欲开口,不料却被鲍信抢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