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 (第1/4页)

周瑜眉头紧锁,眼中掠过一抹狠色。“此人见识不凡。才能也绝不在我之下。若为江东所用,必为栋梁之才,只可惜此人常怀异心,终将是我江东的心腹大患。今若不除之。将来必遗害无穷。”

鲁肃悚然一惊。道:“公瑾疑心孔明是刘泽的细作,然到军中之后,在下一直派人监视。孔明并未有暗通北军之嫌疑,公瑾若执意要杀,吴侯和诸葛子瑜那儿可不好交待。”

“诸葛亮心机深沉,就算他是刘泽细作,岂可让你们轻易察觉?蔡瑁张允之事诸葛亮分明已是料算到了,却不曾明言,只待我计谋失败,方才出来讪笑,此等奸诈险恶之徒,其心可诛!今日不杀之,难泄我心头之恨!”周瑜满目皆是狠戾之色。

鲁肃知道周瑜此时已将一肚子的怨气发泄到诸葛亮的身上,心中暗叹,公瑾素来以雅量高致称著,可偏偏遇上诸葛亮却是满怀嫉愤,难不成两个人是命中的克星不成?他也不好指责周瑜如何,只得劝道:“孔明并无过错,公瑾倘若杀之,恐难服众。”

周瑜冷笑一声,道:“我自有公道斩之,管教他死而无怨。”

“何以公道斩之?”

“此事子敬就无须再问了,我自有计较。”

次日,周瑜召众将于帐下议事,诸葛亮作为行军参议,也自在列中。周瑜神色自若,对诸葛亮道:“赤壁大战,近在眼前,水路交兵,当以何种兵器为先?”

诸葛亮手摇羽扇,从容地道:“水战当以弓箭为先。”

周瑜欣然笑道:“先生之言,某以深以为然。只是军中箭矢匮乏,又无得力之人,烦请先生督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需,此乃急务,望先生不要推脱才是。”

鲁肃就坐在边上,一听周瑜的话,但已经明白了七八分,周瑜既然想杀诸葛亮,就必须找个由头,让诸葛亮去督造弓箭,周瑜再暗中使些手脚,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任务,周瑜便可以找到杀他的理由了。于是鲁肃暗暗地给诸葛亮递了个眼神,让他不要接这个差事。

那知诸葛亮根本就没有理会鲁肃,不动声色地道:“既然都督见委,在下自当领命。却不知这十万枝箭,何时要用?”

“十日之内,可否完工?”

“刘军在江北虎视眈眈,若候十日,岂不误了大事。”

“依先生之见,几日可完成?”

“三日足矣。”

“军无戏言?”

“某愿立军令状,三日之内若不得十万枝箭,甘受军法处置。”

周瑜面有得色,令军士取过笔墨来,诸葛亮欣然签了军令状,起身对周瑜道:“今日已是不及,从明日算起,三日后,都督可差人到江边搬箭,某这便告退。”说罢飘然而去。

周瑜收好文书,暗暗冷笑一声。

鲁肃疑惑地道:“只算是十日,也未必能造得好十万枝箭,孔明夸口三日之内便可造得十万箭,莫非其中有诈?”

周瑜冷笑道:“这是他自己作死,休要怪我。至于工匠人等,我自会吩咐让他们拖延迟误,三日之内,我看他诸葛亮如何造出十万枝箭?子敬你派人将他盯紧了,想在我眼皮子底下开溜,那便是白日作梦。”周瑜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诸葛亮有本事能在三天之内变出十万枝箭来,只是以为这是诸葛亮的缓兵之计,也许诸葛亮会企图逃走,不过,在这大军之中,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想逃过重重关卡,除非他胁生双翅。

鲁肃领命,独自前往诸葛亮营中,见诸葛亮悠然自得一付轻松惬意的模样,鲁肃不禁惊诧万分,道:“孔明先生似乎胸有成竹,却不知如何在三日之内造得十万枝箭?”

诸葛亮淡然一笑道:“亮一介书生,既非能工巧匠,也不会无中生有的地变戏法,如何能造得出十万枝箭?”

鲁肃奇道:“方才在帐前,我几次给先生眼神,不让先生接此任务,先生既无把握能造得出十万箭来,为何要应这差事?”

诸葛亮道:“周都督既然有心要算计于我,又岂容我拒绝?我只当子敬是可以交心的朋友,故而才明言蒋干之事,只是没想到子敬却将这话转到了周都督的耳中。如今因为蔡瑁张允被杀,都督迁怒于我,借造箭这个由头定要取我性命,亮一卑微之人,如何敢抗命不遵。说来说去,都是子敬误我呀。”

鲁肃面带愧疚地道:“此事确实是因鲁某而去,我这便回去禀明都督,替先生辞了这桩差事,请先生放心,某就是拼了性命也保先生周全。”说罢准备转身而去。

诸葛亮伸手相拦,道:“亮既已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