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 (第1/4页)

痔岵ζ鹄吹模�妓愕蒙鲜侵荑さ男母梗�盟�侨ト《����犹嬷荑さ奈蛔樱�兰埔膊豢赡堋�

孙权本来也是倾向于周瑜的,此时听张温的建议,孙权便道:“以孤之见,能守柴桑的必是公瑾无疑。胜败乃兵家常事,赤壁之战,公瑾虽败,但也不能因为一次失利就否定了公瑾的能力,这样吧,传孤之令,周瑜,罚俸一年,以示惩诫,令其仍为三军大都督,严守柴桑关,戴罪立功。”

如此惨败,孙权给周瑜的处罚仅仅是罚去一年的俸禄,处罚的实在是轻描淡写,话说周瑜真得就差那么两个钱吗?张昭不禁是大失所望,谏道:“赤壁之战五万冤魂未得昭雪,主公如此轻罚,何以服众?”

孙权口气坚定地道:“孤意已决,卿等勿需再言。如今大敌当前,诸位还应当精诚团结才是。”

张昭无奈,毕竟孙权才是江东之主,有着最终的决断权,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幽幽地暗叹一声。

┄┄┄┄┄┄┄┄┄┄┄┄┄┄┄┄┄┄┄┄┄┄┄┄┄┄┄┄┄┄┄┄┄┄┄┄┄

武昌城的新建计划早就在刘泽的谋划之中了,只因为先期限是荆州事务缠手,后期又要面临与周瑜的决战,所以新建武昌的计划才一拖再拖。赤壁之战结束之后,武昌城的兴建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刘泽立即是召集工匠役夫,调动人力物力,大兴土木,开始动工兴建武昌城。

兴建武昌城的重要意义那是一目了然,现在荆襄北面的几个郡都拿了下来,刘泽下一步的目光就盯了荆南四郡,但这仅仅是短期目标,以靖军目前的实力,拿下荆南四郡似乎没有太大的阻力,作为远景目标的江东,早已在刘泽的谋划之中了。

立足于长江南岸,无形之中就是将江东水军的优势减低到可有可无的境地,刘泽兴建武昌城,不光是要将荆州的州治迁到武昌来,而且要将下邳的靖王府也迁到武昌来,荆州将来就是徐淮荆襄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未完待续。。)

第550章 兴建武昌

迁治武昌并不是刘泽的心血来潮,而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随着统治地域的扩大,下邳做为政治中心的影响力也渐式衰微,毕竟就整个徐州的地理位置而言,偏于东方一隅,把它做为起点和跳板倒是再合适不过了,但做为统治中心而言,徐州就不堪胜任了。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几次都有图谋徐州之心,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得手,此番曹操与袁绍决战于官渡并大破之,北方的形势已渐趋明朗化,曹操一统北方已经是势不可挡,而徐州无疑会成为他统一北方之后的最大的威胁,如果曹操用兵的话,下邳必然是首当其冲。所以摆在刘泽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重新选定治所之地,古人有云:“天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都城的选择至少是应当在腹里要地,既要与主战场保持一定的缓冲距离又不能离主战场太远,而武昌则成为了刘泽的首选目标。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武汉三镇并入长江,武昌、夏口和汉阳(此时汉阳并未建城,只是一个不大的集镇)互为表里成倚角之势,无论遭受到哪个方向的进攻,都可以从容应对,其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东进顺流而下,直取建业,西进溯江而上,可通巴蜀,沿汉水北上,可直抵宛洛,西南联长沙,东南通豫章,武汉自古被称之为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坐拥黄金水道。有着提纲契领、睥倪天下的气势,进可攻退可守,制内御外都可以长袖善舞游刃有余。

迁治武昌的计划得到了贾诩陈登徐庶一干谋士的赞同,当然也包括诸葛亮。诸葛亮对刘泽的计划还是给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武昌龟盘蛇息,有玄武之象,左右逢源,南北通畅,以此为都,乃上上之选。

既然众僚属一致赞成。刘泽也就展现了雷厉风行的魄力。建安六年新春伊始,刘泽就在蛇山脚下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破土动工,大兴土木。开始新建武昌城。

作为新的政治中心。武昌的规模自然不亚于下邳城。在动工之前,刘泽已经令人详细地绘出了武昌城的布局图,除了荆州本地工匠之外。刘泽又特别地从徐州调集了上万名的工匠参于武昌城的兴建,工程浩大,自不用言表。

武昌城的地位确定下来之后,对于武昌的拱卫也就相应地提上了议事日程,长江便是武昌城的天然屏障,江北汉水之东的夏口原本就是江夏郡的郡治首县,刘泽改其名为汉口,又在江北汉水之西新建卫城汉阳城,三城互为倚角相互依存,可御三面之敌。在长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