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 (第1/4页)

官渡之战就是袁绍一生的转折点,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拥有雄兵百万,地跨冀青幽并,俨然以天下第一大诸侯自居,无人可攒其锋。那段日子,估计是袁绍最为风光的时候了,春风得意,意气纷发,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只是可惜,灰飞烟灭的不是曹操,也不是其他的诸侯,而恰恰是袁绍自己,乌巢的一把大火,把几十万袁军的粮草付之一炬,也将袁绍问鼎天下的的宏图大愿给烧了个支离破碎。

这次的重创足以让袁绍一蹶不振了,在建安六年的他仓亭之战中,袁绍再一次地败给了曹操,从此丧失了与曹操争雄的实力,而北方的战火,也从黄河南岸烧向了黄河北岸。

曹操大兵压境,青州告急、并州告急、冀州告急,告急的文书如雪片拟地涌向邺城,绝望之中的袁绍无力回天,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外患连连,关键的时候,袁绍的三个儿子袁潭、袁熙、袁尚却因为夺嫡战争将河北之地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对于曹操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南方的刘泽横扫淮南,吞并了荆襄九郡,表现出来的强势让曹操很是不安心,所以曹操必须以更快更强的速度完成对北方的统一,这才有机会腾出手来与刘泽一争天下。

当年的青梅煮酒也无疑印证了一点,真正对手只有刘泽一个人而已,看着刘泽趁势崛起于长江南北,曹操心中的隐忧则是与日剧增,一个强大的对手,都对曹操来说,完全是一场噩梦,曹操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刘泽渐大,所以才会全力以赴地向河北进军。

袁绍病死之后,河北之地竟成了一盘散沙,袁谭、袁熙、袁尚为了立储之事,闹的不可开交,大打出手,兵戈相交,这个时候曹操便收了渔翁之利,南皮斩杀了袁谭,又大破袁尚于黎阳,袁尚不敢回兵邺城,径直率残兵到幽州投奔袁熙去了,把邺城丢了曹操。

曹操自然是当仁不让,举兵进占邺城。

曹操长子曹丕、次子曹彰、三子曹植皆随曹操出征随行,曹丕、曹植文采出众,才华横溢,在军中出任文书之职,唯有曹彰尚武,在军中担任着校尉一职。在曹兵入城之后,曹丕骑一匹高头大马,带着随身亲军,便直赴袁绍府上而去。

刚走到袁绍府门外,却见一将率军把守着袁绍府邸,铁面无私,正将三公曹植拦在门外。镇守袁府的将军就认个死理儿,非曹操本人亲至或者是有令牌方可入府,否则无论任何人都不准入内。

曹植显得有些无可奈何,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

曹丕大步向前,冲着守将喝道:“知道我是谁吗?快快打开城府门,刚才本公子接到有人举报,说袁绍府中私藏大量甲胄兵器,特来搜查。”

守将沉声道:“丞相有令,任何人未奉相令不得擅自进入袁府,大公子如果要进府,可拿到了丞相的钧旨吗?”

曹丕道:“事情紧急,有人图谋不轨,不得不详查,还请将军行个方便?”

守将却是丝毫不为所动,依然固持的讨要通行令,曹丕如何能有,情急之下,怒道:“我乃丞阳世子,你胆敢拦阻于我,倘若让奸细逃了,你担当得起吗?”

“我既奉丞相之令,岂可因私废公,二位公子请回罢,若是能讨得丞阳钧旨,末将自会打开府门奉迎公子大驾。”

“大胆!我奉命而来,你却推三阻四,分明与奸细有勾结,该当保罪?”曹丕怒而拨剑,一剑将那守将砍死在地,其余士卒吓得是目瞪口呆。

曹丕既斩守将,大声喝令守袁府的士兵打开府门,道:“此守将枉顾军令,私通奸细,某已斩之,此事与尔等无关,快快让开,打开府门!”(未完待续。。)

第571章 曹家儿郎

那些士卒岂敢抗命,纷纷退下。

曹植一脸疑惑地道:“兄长公然斩杀将佐,就不怕父亲责罚吗?”

曹丕收起剑,昂起高傲的头颅,道:“父亲曾教诲我们,位极人臣,当杀伐果断,一个小小的守门将佐,竟敢挑战本公子的权威,折辱于我,我誓斩之,就算父亲责备,我亦无惧。三弟此来,却不知所为何事?”

曹植微微一笑,神情之间略带一丝诡异。“那兄长前来袁府,又所为何事?”

曹丕哈哈大笑,道:“看来你我兄弟是心照不宣了,既如此,也别说我这当哥哥的欺压你,你我兄弟二人各凭运气,就在这袁府之中,谁先寻着了,便归谁如何?”

曹植道:“好,就依兄长所言。”

曹氏兄弟分别从左右廊道进入了袁府,在袁府中大肆搜查了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