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 (第1/4页)

兵入川,必须要攻下白帝,若要得白帝,首先就必须要拿下德阳。”

刘璝道:“德阳有涪水之险,主公已令杨怀高沛引兵据守,纵然刘泽北攻,又岂能轻取德阳?一旦陷于坚城之下,我军东西夹攻,刘泽必陷入绝境,子重既然知道刘泽深有韬略,如何能犯这低级错误?更何况刘泽入川的目的,子重缘何就断定是要攻取白帝,引夷陵之兵入川?要知道白帝可是有严太守的五万大军驻守,凭险而据,固若金汤,刘泽就算是倾尽全力,也未必能动得分毫。”

张任眼神之中略带一丝忧郁,道:“刘泽目前入川的企图虽然不甚明了,但舍此之外,刘泽还有别的图谋吗?”

刘璝哈哈大笑道:“子重啊,打仗可不是猜谜,你又不是刘泽,又岂能知晓刘泽的真实想法?传令下去,目标不变,十日之内,务必要抵达江阳城下,同时派出斥侯,严密监视靖军动静,一旦发现其有移动的迹象,立即上报!”

张任没有再说什么,目光移向了东南方向,可惜他没有生得一双千里眼,无论如何也看不穿七百里之外的江阳是何状况。

┄┄┄┄┄┄┄┄┄┄┄┄┄┄┄┄┄┄┄┄┄┄┄┄┄┄┄┄┄┄┄┄┄┄┄┄┄┄┄

江阳城已经是一座空城了,刘泽已经率领全部的军队离开了江阳,快速地向北挺进。

川军北东两路七万人马气势汹汹地向江阳合围而来,北路的刘璝来势极快,五万大军已抵达武阳,并沿着江水南下,从西北方向逼近江阳。在汉代人们误以为岷江就是长江之源,所以将岷江视作长江干流,一直到明代的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之后,才认定金沙江为长江之源,岷江不过是长江的一条支流。

而东路的李严来势稍缓,主要的原因是李严需要从巴西、白帝抽调一万五千人马,与巴郡的五千守军汇合,不过巴郡距江阳不过四五百里,目前李严的军队已在巴郡完成集结,一两日内就可以开拨了,如此看来,东路军抵达江阳城下的时间,也不会比北路军慢多少。

江阳不过是一个县城的规模,城垣不坚,粮草匮乏,根本就无法久守,对于刘泽而言,江阳只是一个跳板,一个诱饵,能够吸引到川军主力前来,它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未完待续。。)

第624章 一渡涪水

刘璋的目的,就是要逼迫刘泽与之在江阳决战,川军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兵力上也占据着明显的多数,刘璋不惧怕江阳的攻坚战,一座三等小县的县城,根本就没有多大的防御能力,在两路军队的夹击之下,刘泽守住江阳的几率几乎是等于零,纵然不能将刘泽全歼于江阳城中,只要将其逼到长江以南,刘璋的战略意图就实现了。

刘泽自然清楚目前的处境,又岂能让刘璋如意,就在北东两路川军越迫越近之时,刘泽果断地放弃了江阳城,向北开进,目标直指川中重镇德阳。

在进军的同时,刘泽给潘凤下达的命令就是,不遗余力地清除川军的斥侯探马,让川军成为聋子瞎子,根本就摸不清靖军的真正动向。

锦鹰卫在反斥侯作战上有很丰富的实战经验,一般来说,斥侯兵具有快速机敏的特点,善于捕捉和传递信息,但自身的战斗力比较弱,遭遇到锦鹰卫这样的反侦察对手,他们就很难逃脱。

刘璝好生纳闷,连番派出去的几路斥侯都下落不明,没有了斥侯,刘璝对江阳方面的消息就一无所知了,但他没有听从张任小心谨慎的建议,而是一路长途奔袭,杀到了江阳城下。可到了江阳之后,刘璝才傻了眼,江阳城已经是空城一座,五万多的靖军早已经是不知去向。

就在川军抵达江阳的时候,刘泽的大军已经是兵临德阳,准备强渡涪水。

德阳城在涪水以东,依江而建,做为川中最重要的水陆要塞之一,德阳城的城防比起江阳来。那可有着天壤之别,不久城垣坚固,而且防御设施齐备,杨怀高沛引军驻守德阳之后,也不敢有所懈怠,昼夜巡视。戒备森严。

德阳是巴蜀之间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刘泽引军北进川中,首要目标就是攻下德阳,既可以获得粮草辎重的补给,又可以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只要占据了德阳,无论是东进西进,皆可随心所欲。所以德阳是刘泽下好川蜀这一局的最重要的一步棋,无论如何,刘泽必须赶在刘璝和李严两路大军增援之前,拿下德阳,否则整支靖军就要陷入绝境。

欲取德阳,先渡涪水,不巧的是,此时正值冬春交替之时。春潮泛滥,河水暴涨。原本比较容易的渡河手段现在都用不上了,如何跨越这汹涌的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