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 (第1/4页)

司马懿冷沉地调了三千强弩兵,一时间,箭弩如飞蝗一般地向葫芦谷口倾泻而去。方悦终于抵敌不住,沿着谷后的小路逃逸而去。张既兴奋地冲入谷内,追杀了一阵,不过他的目标还是谷中囤积的粮草,方悦既然逃了,就没有必要再理会他了,张既入谷之后,查看了一番,整囤整囤的粮草几乎将整个葫芦谷都覆盖了。

张既兴奋地向司马懿禀报:“启禀都督,葫芦谷已经拿下,谷内全是靖军的粮草,少说也有几十万斛,如何处置,请都督示下。”

司马懿点点头,看来情况进展的异乎寻常的顺利,司马懿目光如凛,一指谷口两侧的那两处断崖,道:“立即派人控制山口高地。”

葫芦谷谷口的两处断崖恰如葫芦口的两扇大门,如果靖军真的要设伏的话,首先就必须要占领这两处高地,将葫芦谷封锁起来,司马懿眼光很毒,自然可以看出这要害之处,只要控制了这两处高地,便可以进退自如,就算靖军在谷内设有埋伏,又能奈之若何?

张既立即派出两营士兵,分别攀上了谷口的两处断崖,上面并没有靖军把守,魏兵很轻松地就占领了这两处高地。同时司马懿又令焦柄率兵一万在葫芦谷东面大道上立寨,阻击可能增援的靖军。

完成了这些部署之后,司马懿便策马入谷。

葫芦谷内地势甚为平坦,也极为宽阔,靖军的粮仓草垛就星罗棋布地分布在谷内,纵横排列,井然有序,葫芦谷四面皆是峭壁,几乎都呈九十度的模样,就算是最好的攀岩高手,那也是望而生畏的。

虽然是正午时分,置身于谷间,仍然可以感觉到一股寒气逼人,不,让司马懿感受到了是一种逼人的杀气。司马懿轻轻地摇摇头,这难道是他的错觉吗?不过,此地绝非久留之所,司马懿下令诸军立刻点火,将这些粮草统统烧掉。

张既似乎有些心疼,虽然说靖军粮草转运困难,陇西的魏军粮草补给也好不到那儿去,尤其是司马懿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以来,陇西军队的粮食供给也全部依赖关东供应,也是捉襟见肘,这么多的粮食全都付之一炬,岂不可惜了。

“都督,是不是搬运一部分粮草,其他带不走的再烧掉,这样可好?”张既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司马懿阴沉着脸,瞪了张既一眼,斩钉截铁地道:“全部就地焚烧,有带一粒粮食出谷的,斩无赦!”

张既吓了一跳,司马懿生伐果断,他可没胆去挑战司马懿的底线,虽然心疼,但也得依令执行,立即吩咐的下兵士举火烧粮。

浓烟很快地就从葫芦谷内升了起来,在距离葫芦谷十几里外的一座山峰上,都清晰可见。

刘泽和诸葛亮并肩而立,微笑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司马懿,这把火可是你自己点的,自做孽,不可活呀。”刘泽含笑着如是说。(未完待续。。)

第664章 烈火洪水

张既固然想把这些粮草运走,司马懿又何尝不想,几十万斛的粮草,足够十五万大军吃上几个月的,但这事也就想想罢了,现在魏军可是偷袭,周围百里的范围之内有着靖军十几万的大军,稍有迟缓,就有可能身陷绝境,司马懿无论如何也不敢冒这个险,将这些粮草烧掉,才可以真正的一了百了。

手持着火把的魏兵在谷中穿插忙碌着,一个粮囤一个粮囤地点过去,粮草本来就是易燃之物,片刻工夫,整个谷地内已经是烈焰腾腾,浓烟滚滚。

一阵风将一股浓烟吹了过来,张既被呛得咳嗽了几声,他劝司马懿道:“这边烟大,都督还是出谷等候吧,末将定然将这山谷内的粮草烧得一把不剩。”

司马懿轻轻地摇摇头,他倒不是不信任张既,只是亲眼看着靖军堆积如山的粮草成为一堆废墟,司马懿很有一份满足感,去年被曹操任用为雍州刺史、陇西都督的时候,众文武惊讶、诧异、不屑和轻蔑的眼神,司马懿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要用事实证明,他司马懿决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儒生,是真正一位统御千军万马的良将能臣。

葫芦谷的大火映红了司马懿黑瘦的脸庞,脸庞上洋溢着的是满满的笑容,但下一刻,他脸上的笑容僵硬了——

那些粮草垛点燃之后不久,就纷纷地发生了爆燃,整垛的粮草都被掀上了半天空,剧烈的白光格外地刺耳,轰隆隆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司马懿对这种爆炸声并不陌生,就在几天前,靖军攻城时就曾使用过炸弹,他立刻为之警觉。暗叫一声“不好!”靖军在粮草垛下埋放炸弹,这无疑是一件最为诡异的事,无论如何也说不通这个道理,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