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小儿子,就在那叹气。

“娘,子文才二十,不算大呢。你着啥急啊,子文一个二十岁就封了侯爵的人,他要是想娶媳妇,那些个女孩子,还不得排着队的让他挑选去?到时候别挑花了眼就不错了。娘,你就别跟着操这些心了,子文的亲事,以后怕是咱们都做不得主。说不得哪一天,皇帝将公主嫁给子文呢。”静涵抱着清宁,在一边说笑道。

“可别,我可不想弄个什么公主的回来当儿媳妇。人家那可是千金贵体,来到咱家,你说我是给她行礼好啊,还是让她给我行礼啊?那可不行,那样我可得浑身都不自在了。不行,我得抽空跟子文说说,可千万别弄个公主郡主的回来。”何氏一听这个,立马摇头。

旁边的小荷花倒是开口了,“奶奶,你说不让小叔娶公主、郡主,可是我母亲不也是郡主么?”

旁边的丫头听了,全都忍不住乐了。就连何氏和静涵一听,也都哈哈大笑。“你这个鬼灵精,比你母亲当初还鬼。你母亲啊,虽然是个郡主,可是呢,奶奶从小看她长大的。脾气秉性啥的,奶奶最是清楚,所以奶奶和你母亲相处的很好。倘若来个别的公主,奶奶又不认识她,然后她再端着公主的架子,奶奶岂不是不自在?”何氏将荷花搂在怀里,跟她解释道。

荷花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何氏看向静涵,“你还别说,这个小荷花啊,还真有你当年的影子,鬼精鬼精的。晓娟这孩子啊,如今也算是过好了。对了,荷花在你这的事情,最好还是别让晓娟她娘知道了,要不然,怕是晓娟的那个婆婆,弄不好也能知道。虽然咱们不怕她,不过呢,晓娟好不容易才过上了好日子,也不能让他们去搅合去。我看啊,你不如给荷花改个名字,就当做咱家的孩子养着算了。”

静涵想了一下,觉得倒也行,反正荷花心里知道谁是她的亲娘就行。再者荷花当个小名叫还不错,要是当正经的名字来说,就稍微的土了些。这个孩子聪明伶俐,将来说不定也是个人物呢。“那就跟清宁一样,清字排行,就叫清荷怎么样?”

何氏点点头,“好,这个名字不错,以后就叫清荷吧。”何氏有低头看了看小荷花,“小丫头,以后叫你清荷怎么样啊?”

清荷点点头,“好,我喜欢这个名字。”于是,小荷花以后就叫清荷了。

正说话间,清远和清遥从前面跑了回来,清远的手上,还拎了一串鱼,“娘,你看,刚刚长兴叔叔带我们去抓鱼了。”

静涵笑了笑,拿出帕子给清远和清遥擦了擦脸,“好,清远和清遥都好能干的,中午咱们顿鱼汤吧?”

孩子爱玩,静涵从来就不管。自己小时候还不是这样?整天上山下河的。如今没道理非得管着孩子,不让他们出去玩耍。只要身边能有人跟着,不出意外就好。

清远被母亲这样夸赞,小脸上布满了笑容,“娘,我听说姥爷家的山上,旁边有条大江,那里的鱼儿老大了呢。等着咱们去看看好不好?我想知道,江里的鱼,跟月亮泡的鱼比起来,哪个更大一些。”清远是见过月亮泡的鱼的,所以就要看看江里的鱼。

“好,等着过些日子,咱们就去山上看看。”静涵也想山上了,于是就答应带他们去看看。

“静涵啊,你们不回厩了么?”何氏问道。

“暂时不回了,子轩已经上书朝廷,说是要在家最少呆上一年。一来是给爷爷守孝,二来呢,也是我们在喜州这些年,心力交瘁的,想好好地歇一歇。”静涵将子轩的决定说了出来。

“那也好,这些年,你们都在外头,的确是够累的了。行,咱就在家呆着,爱去哪看看也好,是该松松了。”何氏巴不得儿子媳妇,孙子孙女的都在家里。这样的日子,可是他们日夜盼着的呢。

时间匆匆而过,一转眼,老爷子的五七已经烧过了。朝廷下来旨意,准许子轩在家休养。但是西北边关却是离不得人,子文还得去那边驻守。于是,子文接了圣旨,然后带人走了。

此时已经是八月初了,眼看着正是一年最忙的时候,静涵就跟公婆商量着,要在秋收之前回镇上去看看。他们这次回来,还没机会回娘家看看呢。

兴家夫妻自然是同意的,正好已经出了五七,可以走走亲戚了。于是子轩夫妻带着孩子们,回了镇上。

志新不在家,只有薛氏陪着老两口在家呢。这时候天气不错,老两口都在外头晒太阳。老两口一见到子轩两口子带着孩子回来了,高兴的不行,“哎呀,我这天天盼着,就猜你们回来了呢。,赶紧进屋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