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 (第1/4页)

有关认孔琉玥为义女这件事,其实庆王妃是早已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一来她的确喜欢孔琉玥,愿意有个这样的女儿,二来此举可以给韩青瑶做脸,让她高兴。至于朝局什么的,她也考虑过了,若是此番傅城恒能凯旋归来,那么此事便不必再提,她只私下里继母与孔琉玥母女相称即可,横竖到时候孔琉玥妻以夫贵,她实在没有必要再锦上添花;反之,若是傅城恒不幸……她则将郑重提出此事,并且为孔琉玥请得郡主封号,将她的名字写上皇家玉牒,那样她后半辈子也能有所倚靠。

只不过,庆王妃并不打算将自己的这番考虑说给孔琉玥知道罢了,那样只会徒惹她伤心。

闻得这认义女之举只是庆王妃的个人行为,孔琉玥不好再推脱,何况韩青瑶还在一旁不停的朝她眨眼睛,大眼里满满都是快活,她只得屈膝跪下,对着庆王妃行了跪拜大礼:“义女孔琉玥给义母磕头!”

早被笑眯了眼的庆王妃一把搀了起来,又命人将给孔琉玥准备的见面礼呈上来。

庆王妃的见面礼着实丰厚,除了各色珠宝首饰,竟还有两个年出息至少上万两的庄子,说是补给孔琉玥的嫁妆。

孔琉玥与韩青瑶彼时方反应过来,原来庆王妃认孔琉玥为义女之举,绝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早就做好打算的。

一时赵天朗回来了,闻得自家母亲收了孔琉玥做义女,自己从此将多一个妹妹,高兴得不行。这还不是最让赵天朗高兴的,最让他高兴的是,自此他便是傅城恒的大舅哥了,一想到被自己叫了二十年大哥的人,转眼间就成了自己的妹夫,他就迫不及待想看到傅城恒知道此事后,会是什么反应?

190

孔琉玥回到永定侯府时,已经是掌灯时分,同行的还有庆王府的大总管和周妈妈,二人一者代表庆王爷,一者代表庆王妃,是专门送孔琉玥这个新鲜出炉的庆王府大姑奶奶回来的。

老太夫人闻得庆王爷和庆王妃收了孔琉玥做义女,当着庆王府大总管和周妈妈的面儿自然满脸是笑,一叠声的说:“有劳二位回去代我多谢王爷和王妃对家孙媳的厚爱,待过阵子我身上轻省些了,再登门亲自拜访亲家与亲家母。”

周妈妈赔笑道:“我们王妃娘娘因知道老郡主身上不好,所以不曾登门叨扰,待得老郡主大好之后,一定亲自登门造访,以答谢老郡主这么长时间以来对我们大姑奶奶的厚爱和栽培。”

又呈上了庆王妃为老太夫人准备的燕窝人参并八色礼盒,才恭恭敬敬的给老人家并孔琉玥又行了礼,由卢嬷嬷送了出去。

周妈妈一走,老太夫人的神色立刻变得晦暗起来,语气凝重的问孔琉玥道:“我才听那周妈妈说,庆王妃是临时起意要收你做义女的,既是临时的,庆王爷那里也那么好说话?”

庆王爷和庆王妃夫妻不合可是整个京城都知道的,什么时候他们好到能轻易便达成共识的地步了?还是此事其实是他们夫妻早就商量好的?如果他们是一早就商量好的,那也不该啊,庆王妃一介女流之辈看不清朝局倒还情有可原,庆王爷可是当今皇叔,朝廷的肱骨之臣,难道也看不清,就任由庆王妃自作主张?

——老太夫人成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何知道庆王府如今已是变了天?以前庆王府是柳侧妃母子的天下,庆王妃虽名为王妃,实则形同虚设,对王府大小事宜是既过问不了最重要的也是不想过问;如今则不一样了,庆王爷也不知道哪根筋抽错了,忽然变得对庆王妃言听计从起来,已经到了几乎庆王妃说月亮是方的,他不敢说圆的地步,收个把个义女又有什么问题?

别说老太夫人吃惊,孔琉玥之前在庆王府乍一见到庆王爷对庆王妃的那个殷勤劲儿时,也挺吃惊兼受不了的。本来她是挺不齿庆王爷,打心眼儿里不想认其做义女的,同为女人,对庆王妃的遭遇她是又同情又愤怒,连带的自然对始作俑者喜欢不起来,若非不想辜负了庆王妃和韩青瑶一番好意,她还真不愿意磕那个头,敬那杯茶的!

后还是韩青瑶说,让她别管那么多,只要庆王妃母子待她是真心的,是真心拿她当一家人的,多庆王爷这个义父也不多,少他这个义父也不少,最多以后见了只以礼相待也就罢了,横竖对她绝对利大于弊,她方稍稍释然了的。

“义母嘴上虽说是临时起的收我为义女之意,那见面礼却是一早便准备好了的,应当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孔琉玥斟酌着回答老太夫人的问题,并不打算有任何藏掖,毕竟此事不仅仅只关乎庆王妃和她的母女之情,更关乎庆王府和永定侯府乃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