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 (第1/4页)

罗一书和石伟山登时都站起来:“原来您就是燕京党校的刘教授?哎呀,丢死人了!我老罗还在您面前卖弄,实在是………”

刘枫笑着摆摆手:“罗乡长,你也不用妄自菲薄,凭你的经历和见识,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该佩服的是我们。”

石伟山羡慕的看向自己的搭档,他知道,罗一书很快就要飞黄腾达了,这位刘教授虽然级别不高,但是人家可是上面下来的。石伟山还不知道刘枫曾经的业绩,就连省部级官员升迁受到刘某人影响的,也已经不止一人了。

晚上,躺在楚家湾中心小学校的宿舍里,徐甲探头看向对面床上帮助楚姑批改作业的刘枫:“我说刘少,你似乎很看好那位罗一书哇。”

没想到刘枫眼睛都没离开学生作业,很没风度的回答:“那是你徐公子的事情,这个和我无关。我是老师,负责教导学生,现在的政策是不包学生分配!”

徐甲一愣,随即司国安和肖遥都大笑起来,徐公子指点着刘某人:“你这个狡猾的家伙,好,我就当一回组织部长好了!”

第二天一早,得到消息的教育局长乔富民赶来了,这位同样“被举报”的局长,心情忐忑的站在几位领导面前。刘枫却并不看好这位大腹便便的局长,就算是他清廉,有那样一个副局长,这位怕是好点有限。

刘枫笑着看向乔富民:“乔局长,我听说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实习老师是吧?”

乔富民并没有理解刘枫的意图:“是的,每年大概有一百多名实习教师来壶平县实习,但是那些人都是公办教师,很难用强制性文件让他们来贫困山区任教的。”

刘枫摇摇头,这位脑子里大概都是板油了:“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是说,可以让他们的实习期在贫困山区任教,而且主动在山区扶贫任教的,可以在职称评定、工资调级等各方面予以补偿。

另外,要把这种扶贫任教形成一种制度,但是不要实行终身制,可以轮换制。毕竟城乡条件的差距是巨大的,如果无视这种差距,强执行某些扶贫政策也不现实。

更何况,就算是强制执行了,那些人身在曹营心在汉,未必就是乡村小学之福。但是如果形成轮换制度,让教学成绩和未来的职称评定挂钩,这样就可以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

有了干劲才会付出更多的心血,才会一心朴实的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出力。这样不但为贫困山区解决了一部分的师资问题,还可以让优秀的教师资源普及开来,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第399章 茶馆

当壶平县的领导来到楚家湾中心小学校的时候,刘枫一行早就离开了。他们会在芒昌市驻留几天,也是休整一下。这段时间长途奔波,就算是肖遥这样的体质都有些吃不消了,更不要说徐甲徐公子了。

在这里,徐甲私下会晤了专程从南楚省省会赶来的省委组织部长,这些没有惊动芒昌市的领导。一个月后,罗一书升迁为壶平县常务副县长,1993年春节后的人代会上,被选举为县长!

江南省保山市上林县临市镇苗家村,是刘枫一行的最后一站,这里就是那个背着孩子教书的女老师,苗凤的家乡。在所有的被顶替或者像秦谷那样,自行卖掉名额的人员当中,苗凤留给刘枫印象是最深的。

那个背着娃娃上课的身影,那个被学生问题问哭的小女人,那个个子比很多学生都矮的小女人。当得知这一次《贫困地区教师远程培训计划》的名单中,没有苗凤的名字,刘枫出离愤怒了!

当时刘枫就给保山市市长胡焦打电话,质问这件事情:“老嘎达,哥哥是保山市市长不假,可是一个培训名额距离哥哥八百丈远。那个上林县更是童志林书记的老家,这样,哥哥向你保证,肯定给苗凤一个公办教师的名额成不?”

“焦哥,咱们兄弟也不用打马虎眼,看来焦哥那里混的不怎么样。这样办………”

到上林县的时候,已经是夜幕降临了,不过这一次哥几个并不累。已经是最后一站了,大家一路上欣赏着湖光山色,江南无限风光好。还不时在江南古镇逗留,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当然到哪里刘某人都是东道主。

因此上,来到上林县政府宾馆的时候,几个人并不累。比哥几个早到一天的伍山,早早就预定了几个标准间,顶楼被人包去了,没有订到,不过这在徐公子看来也没什么。

因为这里的标准间虽然没有热水,可是以这里的气温,洗上一个冷水浴也不错。大家冲过凉,时间还早,刘枫罕见的提出,到县城里溜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