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们只怕会为钜子不平,不断找我麻烦呢”

刘彻挑了挑眉,问道:“不是你的人?朕怎么听说他几年前一直是跟在你左右的。”

云舒一笑,说:“墨大哥是个重道义、知恩图报的人,只因为我以前救过他手下的几名墨侠,他就坚持要保护我还恩。现在我他有更重要的事去做,而我也没什么危险,他就释然了。”

刘彻点了点头,又听云舒说:“皇上若想用墨大哥,不如写信问一问李广将军的意见,这段时日,墨大哥一直在北疆帮李广将军做事,老将军肯定对他有所了解。说来惭愧,墨大哥虽然跟我共处几年,但我只知道他为人忠厚老实,做事仔细认真,其他的,都一无所知。是否任用他是国家大事,我不敢随便向皇上举荐呢。”

刘彻对云舒这种谨慎并不干涉的态度很满意,真心笑了笑,说:“是朕疏忽了,不该拿这种事来为难皇妹。”

在收到李广的举荐信时,刘彻就已有了大概的想法,现在看了云舒的态度,心里就有了定数。

待云舒回玉堂殿之后,刘彻立刻下旨招墨清觐见。而他们谁也没有聊到,又一个人的命运从这一刻发生了转折。

正文 261、邂逅

261、邂逅

未央宫银装素裹,一位素色锦衣的佳丽,在雪后稍霁的雪地上,缓缓而行。

她身后跟着两行宫人,或撑伞,或抬着肩舆,或提着暖炉。

一位撑伞的宫女细声对佳丽说:“公主,还是乘肩舆吧,当心湿了鞋。”

佳丽摇摇头,说:“这点风雪怕什么,再大的雪我也经过。”

她就是从匈奴接回来的南宫公主。

自从她回到汉朝,就一直陪伴着王太后住在长乐宫,除了宫宴,极少来未央宫走动。她今日专程而来,必定是有要事。

一个寺人从远处朝她跑来,到了跟前,寺人回禀道:“公主,皇上此刻不在宣室殿,而是在清凉殿见外臣。”

南宫公主点点头,说:“那我们慢慢往清凉殿走,在侧殿等一等吧。”

寺人领命,弓着腰背在前面领路。

南宫公主走到清凉殿侧面的引廊,远远的就看到一个魁梧茂髯的大汉,穿着单薄的粗布衣服,在宫人的引导下,走上清凉殿正前方的阶梯,往殿里走去。

她看那人穿着寒苦,不像是官宦,好奇的问向引路的寺人:“那人是谁?”

寺人抬头看了一眼,说:“回公主,听说那个人是什么墨者矩子,画了一幅匈奴的地图献给皇上,皇上正为了这件事召见他。”

寺人或许不知墨者矩子是什么身份,更不知匈奴地图有多大意义,但是南宫公主却很清楚她在匈奴住过几年,深知其中利害。

匈奴骑兵以快速飘忽的战术著称,汉朝骑兵速度更不上他们,对地形又不熟悉,每每碰头,总是吃亏。若有了精准的地图,事情就有了转机

穿过引廊,南宫公主进入侧殿等待,可她情不自禁的往主殿靠近。

主殿和侧殿由木质甬道相联,中间被厚重的姜黄色帷幔隔开。南宫公主站在帷幔后面,清晰的听到墨清与刘彻的对话。

刘彻询问了墨清一些基本信息,又问他在马邑做了些什么事,有什么想法。墨清不卑不亢、不慌不张的回答着,声音清澈果断,铿锵有力。

刘彻听他条理清楚,且对战事有很精准的理解,不由的点了点头,又指着地图说:“你同朕仔细解说一下匈奴地形,出关之后有哪些关隘和险要之地?”

墨清领命,走到地图前,由南向北解说,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感觉。

南宫公主静静的听着他的解说,跟她印象中的信息十分吻合。当她听到墨清说:“匈奴王庭附近巡守森严,不及其他地方打探的清楚,或有疏漏。”时,情不自禁的站了出来。

“我在王庭居住多年,也去周边一些地方走动过,或可帮这位侠士补充一二”

刘彻和墨清都吓了一跳,他们的目光齐齐的刷到了南宫公主身上,南宫公主这才惊觉自己不该出现在这里,一时有些窘迫。

她遮掩道:“我不知皇上在见外臣……”

刘彻对这位姐姐十分怜惜,因为她为大汉吃了那么多苦,所以对她格外包容,他笑着说:“皇姐来的正好,你对匈奴比较熟悉,你来看看这地图画的好不好?”

南宫公主身上一松,笑着走了过去。

她仔细的看着,想着墨清刚刚的解说,笑着说:“有些地方,比我知道的还要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