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联系宋三河,”高天河虽然心里直打颤,不过还能冷静的分析事情,知道儿子要指使市公安局去抓人,多半会通过副局长宋三河,又指着司机说,“你立即去把车开过来,我们这就去梅溪镇。”万一联系不上人,高天河只能亲自赶到梅溪钢铁厂,阻止事态恶化。

“这件事,我还要找吴书记汇报一下。”熊文斌说道。

高天河没有办法阻拦熊文斌去跟吴海峰汇报这件事,再一个让熊文斌去跟吴海峰,吴海峰也就没有办法隔岸观火……

高天河点点头,说道:“你过来汇报很及时,你去跟吴书记汇报,看吴书记有什么指示……”

***********

高天河在市政府大楼前给熊文斌截住,吴海峰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得一清二楚。

吴海峰还不清楚熊文斌是什么角色,但从高天河的反应,能猜到事情不寻常,认为可能跟梅溪钢铁厂有关,但也不能肯定。

吴海峰让秘书将熊文斌请到办公室。

听到熊文斌说谭启平将来东华接替他担任市委书记,吴海峰也是吃了一惊,转念又释然:这才正常啊,省里上回派谭启平到东华来处理陈铭德的后事,就应该有一层的考虑。

不正常的是省里这次把消息捂得太严实了。

看来在陈铭德事件发生后,省里对东华地方已经是失望透顶,不然不会到正式组织程序都开始启动之后,也不会叫东华一二把手都不知道新市委书记的人选。

这么想,沈淮要求去梅溪镇的疑惑也能得到解释:原来是沈淮以及沈淮背后的谭启平,早就把盯上梅溪钢铁厂了。

再联想沈淮在中央部委任职的父母,吴海峰暗道:梅溪钢铁厂这种看上去已经陷入困境,但还有些优良资产、规模也颇为可观的乡镇钢厂,在这些中央部委干部的子弟眼里,的确是一块很好的肥肉……

吴海峰打心眼底就没有认为沈淮是老老实实下去做乡镇干部的。

想透这一切,吴海峰也不能再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当着熊文斌的面,就拿起电话:“给我接市公安局的阚书记,”过了片刻,电话通过秘书接到市公安局,吴海峰虎着脸,声音低沉的质问,“你们局党组是怎么回事?有人跑我办公室来告状,说市局的宋三河不经过霞浦县委,也不跟市组织、政法委、纪委通知一声,就直接调了四部警车、带了二十名干警,去逮捕梅溪镇党委副书记。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组织纪律!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组织程序?谁给你们市公安局随便逮捕党的干部的权力。你不清楚情况,你平时是怎么做你的局长的!我限你半个小时,把情况搞清楚,跟我汇报!”

吴海峰放下电话,平静的跟熊文斌说道:“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就拜托你代表市委,跟高市长到梅溪镇走一趟,我的意见是尽可能将事态化小,消除恶劣影响……”

第一卷 第四十八章 闷棍打自家狗

(感谢rongke的捧场,想爆发多码一章来着,后来想想还是悠着点,咱们要细水长流,对不?你的心意,俺记着。)

宋三河先接到局党组书记阚学涛的电话,还仗着有高天河在后面仗腰,还想着强硬的只要把人带回市局,什么事都好解决。

待接到高天河几经转折,最后直接打到梅溪钢铁厂厂办会议室的电话,听着高天河在电话里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宋三河才给一记闷棍打傻在那里。

高天河在电话里的咆哮声是那样的高亢跟激动,会议室的众人也听得清楚:

“宋三河,你无视组织纪律,无视法律法规,不经过组织程序,擅自调动市局警力出警,你要为此承担一切责任。你必须立即纠正错误行为,用一切手段制止事态进一步恶化,等我过来处理……”

杜建就看着宋三河站在那里脸色由青转白,他的一颗心也仿佛石头似的,“咕隆隆”的直往下沉——高天河的语气之严厉,叫他们这些个乡镇干部听了心里就直打颤,也无怪乎宋三河听了脚发软,要扶住桌角才站得住。

看着手腕上戴着亮闪闪手铐、平静的坐在会议桌旁边的沈淮,杜建的后背像浸在冰冷的湖水里去,透心的寒:他背后到底有什么人物在顶他?

沈淮的目光虽然平静,但在杜建看来跟刀子似的,一下一下的将他的心切割得七零八落,他最后一点胆气也在这眨眼间的工夫里泄之一尽。

职工堵住厂办大楼,情绪激动的要阻挠市局强行抓人。

眼看着要闹大乱子,何清社跟镇上的干部也没有办法独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