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

刘老太太比往天早醒了一刻钟,她归结原因是因为担心孙女的事。

没办法,侄女孙女都得依靠她,不操心不行啊。

显然刘氏比她起的还早,她还没有梳洗完,刘氏就过来了。

“姑姑,我帮您盘头吧。”

梳头的婢子让到一边,刘老太太坐在梳妆台前,刘氏开始动手。

刘氏是刘老太太哥哥的庶女,刘氏的姨娘最大的优点就是心灵手巧,能梳一手漂亮的头,刘氏继承了那姨娘的本事。

刘老太太被刘氏伺候的十分舒服,没白疼这个侄女一场,到现在下人一堆,可是刘氏有时间还要给她梳头做袜子呢。

刘氏选着摸额给刘老太太带上,完毕,老太太对着镜子一照,珠光宝气的珍宝戴在自己头上真是福态富贵,旁人不可比拟,正是老祖宗的样子。

刘老太太大喜。

正好绿意从外面进来。

刘老太太和刘氏头回过头去。

刘老太太问道:“有动静了吗?”

绿意将屋里婢女都打发出去,见老太太要站起,忙过去扶着,低声道:“钱嬷嬷的小婢女送消息来了,钱嬷嬷去了前院之后慕儒公子就带着人出发了,老太太放心,成了。”

刘氏楚楚动人的小脸露出满意的笑意。

刘老太太又问道:“不能露馅吧?我突然觉得不踏实了,万一要那替身说话怎么办?”

绿意道:“您老安心好了,替身都是钱嬷嬷安排的,嬷嬷还派了娘子院里的一个三等婢子跟着,有事嬷嬷的人和婢子都能挡着,而且儒慕公子什么样的人?只要没有意外,他问都不会问。”

李儒慕内敛的有些木。

也是看中他这一点,她们才敢实施这个计划。

计划都是刘氏和钱嬷嬷定的。

刘老太太点着头回头看着刘氏:“要是桃子几个能跟着去就更好了。”

李蘅远这几天抽风,婢女都畏惧她了,而且她病着,贴身的婢女肯定调不动。

不然替身会更令人信服。

刘氏扶住刘老太太的另一边胳膊:“放心吧,不是已经出发了吗?就证明没事,而且李儒慕难道还认得阿蘅跟哪个婢女亲近?他都不管的。”

只要李儒慕不查,就是钱嬷嬷的人最大。

说话间三人已经到了宴息室。

刘老太太看着桌上精致的菜肴,饿了,心里仅存的那一点担忧也忘了,叫着刘氏:“没吃吧?一起。”

刘氏因女儿即将回来而心中兴奋,九年,母女生离,只有一月能见一次,还是她去庄子上,下午就得赶回来。

其中的痛苦是那些儿女在身边的人感觉不到的。

还有对李玉山和李蘅远的恨意,等女儿回来,她要让这两个人付出代价。

如此兴奋激动,本吃不下,但是女儿要回来了,得哄老太太开心。

刘氏道:“侄女给您布菜。”

绿意哪敢劳驾她:“姨娘还是奴婢来吧,您陪太君就行。”

左有婢女伺候,右有家侄陪伴,孙女也马上就回来了,刘老太太这顿饭吃的,那叫一个舒心。

0047 聚齐

甄氏住在西府第一进院子,翡翠堂。

刚撂下碗筷,阿香就从外面进来:“夫人,老太太那边来人说,让夫人穿戴整齐,领着各房的夫人小主子去见她。”

本来也到了要去请安的时候。

甄氏不解:“为何特意交代下?”

阿香摇着头,道;“只听说老太太今个特别高兴。”

刘老太太本打算今天让李蘅远接李梦瑶回来的,可是李蘅远都病了,接人的事自然不能成。

怎么还会这么高兴?

她这个婆母是喜怒形于色的。

甄氏心中有种惴惴之感,但是没说出来,告诉阿香:“随便找一身适当的行头就好,不必特别隆重。”

但也不要失了当家人的身份。

阿香跟甄氏配合这么多年,一点就透。

得了吩咐就躬身下去了。

翡翠堂距刘老太太的宁馨院要路过三房的院前,甄氏和阿香从后门出来,路过一个直行转角,向东,就是三房的院子。

余氏领着李娇娥刚好从院子里走出来。

余氏上穿红底撒花的金线小衫,右襟带着一抹绿,像是一片绿叶隐藏在如火如荼的花丛中,别有新意,下身一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