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虽然凯莉现在也有一份收入,吃饭国家分发,但是总还是要有一点备用金。比如生病什么的,也不用担心没有钱。手里有钱了,她们生活上也不用那么计较。

至于奥黛丽,那就纯粹是当女儿在养了,穷养儿子富养女儿,虽然奥黛丽是媳妇不是女儿,但是实际上也差不多了。不能让她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诱惑,安安分分在家里等他回来。

花了一天的时间,按照事先整理的清单,把所有的东西都置办齐了。也买了两只小羊,就养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的养殖棚里。

奥黛丽借着生病装可怜,又多请了一天的假,当然,这也是周南自己想要的。两个人在家里缠绵了一天,把周南最后一天的假期全部消耗了。

对那张不记名的两万瑞士法郎的存单,她吓了一大跳,直接扔到一边。听到这首周南给她的零花钱,也没有多开心,反而是更舍不得周南走了。

经过周南的开发,她现在也有点喜欢不算太亲密的亲热了,跟周南亲吻的时候,也学会了主动,让周南得意无比。

不过,多了柔情蜜意,也就多了更多的不舍。周南离开的这一天,她哭的梨花带雨,怎么劝也劝不住,害的凯莉也跟着抹起了眼泪。

终于安抚好了两个女人,周南提着两个大行李箱登上了预定的两轮马车。马铃声声响,却掩盖不了奥黛丽那嘤嘤的哭声。

欧洲各国都有养马,所以马车在欧洲并不罕见。在汽车流行开来很久一段时间,马车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特别是在这几年,因为战争导致的石油短缺,民用汽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马车又重新流行起来。

许多没有火车的乡镇之间,汽车因为没油已经停开了,马车成为了骑自行车之外的主要交通工具。四轮马车一般有两匹马,载货或者充当公交车,这种两轮马车就相当于是出租车。

约翰却是第一次坐马车,蹲在车厢里,不时对着马屁股叫两声,显得非常得意。

马车的速度跟自行车差不多,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停在了火车站的门口。周南付了车费,跟车夫告别,整理了一下背在背后的枪,一手提着一个箱子,走进了火车站的大厅。

到售票处递交了自己的证件,售票员一下子给了周南三张车票。因为没有直达施库尔的火车,周南需要转三道车。

不过路线和车次军部都已经规划好了,周南最迟下午一点钟就能抵达施库尔,所以不用担心会耽误了报到的时间。

周南身穿训练服,背着枪的装扮也吸引了不少瑞士人。他们对于周南这个东方人也为瑞士服役感到惊奇。不过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歧视他,相反,一个个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在火车站等了一会儿,周南忙着应付一对亲热的老夫妇。他们的生活条件显然不错,脖子上还挂着一架徕卡,执意要跟周南拍一个合影。

让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帮忙合影之后,他们还记下了周南的家庭地址,说把照片洗出来了,要给他寄一张过去。

等应酬完了,他才发现马丁跟他同样的装扮,正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看热闹。看见周南清闲下来了,他才笑着过来跟周南拥抱了一下,两个人在椅子上坐下来闲聊起来。

八点三十分,他们上了第一列火车,谁知道火车竟然又回到了梅根,从梅根又一直行驶到了苏黎世湖南岸的霍尔根,他们下车之后,只等了十五分钟,就迎来了第二列火车。

第二列火车一路的行程,就是一个季节变化的行程。虽然已经进入深秋,但是丘陵地带到处都还是绿草莹莹,只有一些树木的树叶变了颜色。

但是,当火车经过了列支敦士登之后转道向南,就完全进入了山区,除了山下还能看到一些绿色,山上到处是白雪皑皑。

特别是过了在后世因为举行世界经济论坛而闻名世界的小镇达沃斯之后,这里因为普降大雪,几乎看不到一点绿色了。

“你带墨镜了吗?”马丁坐的有些无聊了,无话找话地搭腔。

周南点了点头,心里有些责怪他打断了自己的思路。“手册上面都有,我当然不会忘记。”

他低头又沉思了起来,达沃斯论坛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以后能主导这样一场论坛,也是很不错的啊。

马丁却以为周南是因为跟家人分别才情绪低落,安慰他说道:“我找人了解了一下一营的驻地,虽然现在具体驻扎地在哪里谁也不知道,但是一营的营部是在齐林。我们虽然没有在一个连,但是应该距离不远。”

周南放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