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欧洲各国关于古董,名贵艺术品,在十九世纪末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法案。

凡是有些年限的艺术品,在各个国家流通,只需要登记,不需要缴税。虽然在年限上,细则上略有不同,但是都大同小异。

瑞士最开始的法令是1830年以前的古董免税,但是在三十年代,重新制定的法令是凡是1900年以前的艺术品全部免税。

但是这些古董进入瑞士,需要每一件进行登记。上千件古董,逐一登记,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埃廷尼跟海关的出入境管理处协商了之后,愿意承担工作人员的生活开销,说服了他们将清点工作放到了约纳斯农场进行。

天黑以前,周南他们终于回到了约纳斯农场,而提前接到电报的凯莉也提前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

不过,周南甚至没有时间洗一把脸,就被访客们给请到了塞纳尔别墅里。

离开家一个月,虽然相互之间有电报联系,但是积压下来的需要周南处理的事务也还有很多。

今天的访客除了国会的几个议员,这几个议员都各自负责的有不同的委员会,有一些问题需要向周南咨询。

另外还有好几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包括几个从东印度群岛来的华人代表。

周南在塞纳尔别墅的二楼,先分别会见了其他国家的外交使节,针对目前的国际局势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将他们都打发走离开,这才邀请其他人一起共进晚餐。因为有几个华人,席间他们并没有讨论公务,吃过饭,留下了几个华人在主宅做客,他们又回到了塞纳尔别墅。

送走他们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但是几个华人没有半点不耐烦的情绪,现在没有了外人,一个个也都不用再掩饰自己的情绪,变的兴奋起来。

刚才的访客里面就有荷兰的官员,他们这几个华人都是大家族的子弟,自然知道哪些荷兰人为什么而来。

周南的年纪虽然比他们大部分人并没有大几岁,但是一言一行都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国家的未来。而这个人也是华人,也一直在为国家的成立殚精竭力,甚至还捐出了一百万美元作为经费。

周南本来就是他们的偶像,加上来瑞士之前,长辈的叮嘱,他们一个个都心甘情愿以大礼相敬。

周南连忙一个个搀扶了住。“不必行此大礼。同为炎黄子孙,为了我们的民族未来,大家齐心协力,比什么虚礼都要更重要!”

第六十八章 想法

上次在荷兰跟华人代表的会面,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这个还没有成立的国家的人才储备问题。

虽然这个国家目前需要荷兰人的力量才能成立,虽然这个国家以后会受到荷兰在各个方面的控制与影响。但是,培养自己的人才,绝对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因为这个国家想要独立自主,不是光靠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必须要系统化地培养后续管理人才的储备。

军事和外交方面,荷兰人不会允许周南插手。他们只想利用周南来拉拢华人,让华人支持荷兰宗主国的地位,但是他们绝不希望养虎为患。

如何拉拢华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地位?除了军事和外交,那就还剩下了内政和经济。

经济方面,东南亚的华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点,即使是犹太人都不能比。

因为整个东南亚的华人,都是以家族制式的商业发展作为家族的发展基础。从明朝时期,华人在东南亚的发展,就是以荷兰人的商业代理作为基础,荷兰人也是通过华人,控制了东印度群岛的经济。

东印度群岛在过去的四百年间,就一直是荷兰人管理华人和印度人,然后通过华人和印度人,管理着东印度群岛这一大片地区。

这套稳定的架构一直运行了四百多年,从来没有变化过。也是为了维护这种稳定的架构每当华人的势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影响到荷兰人的统治的时候,也就是到了荷兰人杀华人,剪羊毛的时候。

所以东南亚的华人,他们的血液里就是一群生活在夹缝里的商人,在商业方面,周南从来没有担心过他们的能力。

那么,周南可以着手的方向,也就变成了内政。

而事实上,整个东南亚的华人,最需要的也就是一个能指明未来道路的人。

挣扎了几百年,华人组建了好几个国家和公司都被灭亡,可是现在一下子机会就掉在自己的头上,大部分华人还胆战心惊。

他们看不清未来的道路,对整个未来都缺少一种理性的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