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 (第1/4页)

稹�

不过现在的政府在干事的积极性上还是挺高的,而周南也跟大部分人都有了充分的沟通,将两种经济模式的优劣都做了清楚的分析。

一开始就全面私有化,只会导致政府无力,不说别的,你把土地卖给了个人,以后城市扩建怎么办?修路怎么办?基础设施的投入,钱从哪里来?

南华刚刚成立,目前在投入阶段,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光靠税收,只能寅吃卯粮。

西方国家巴不得你借款,以此来控制你们的经济,所以政府的手里,必须要留一点自留地。

石油和矿产,林木和土地,就是南华政府手里的自留地。

除了这些方面,南华基本上实施的就是自由化经济政策。而南华的税负,额度其实并不算高,差不多是现在世界上的平均水平低一点。

按照工业投资来计算,全部税负加在一起,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左右,加工型企业低一点,生产型企业高一点,上下不超过十个百分点。

现在世界各国的税率还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哪怕是税额比较低,但是各方面的苛捐杂税加一起就比较高了。

但是南华却不同,确保任何一家生产型企业,只要是在南华境内采购,各方面税率加在一起,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五。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今天采购的配件是另外一家南华企业生产的,那么这个过程就有退税份额,确保你的产品价格具有竞争优势。

而许多国家却做不到这一点,在某些国家,一些生产型企业的税负,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

为了保持竞争,那些生产型企业只能尽量压低销售价,降低生产利润,结果导致永远没有开发投入新技术的资金,只能山寨。

所以,这项经济政策受到了所有华商以及外国投资者的青睐。要不是南华现在跟爪哇人有矛盾冲突,加上基础配套薄弱,来投资的外国人,肯定不会只有现在这一点。

而在山口洋的外海的一个两平方公里的小岛,目前正在全面推平,把山炸平,填海造港。

这里未来会变成一个面积达到五平方公里左右的自由港,进出口转口贸易,将会免税。

这也是一个试验田,目的就是为了把南华打造成为后世的自由贸易港。目前全球还没有这样的尝试,要到二十年后,免税的自由贸易港才会在世界各地出现。

工业项目发展迅速,但是农业问题,却成了南华的一个老大难。

第一三六章 人口危机

(防盗版,不要订阅)

威廉明娜女王的荷兰语懂的人可不多,所以她的发言也很短,因为根本没有人在乎。

但是这只是官方的宣读仪式结束,而民间的庆典才拉开了大幕。

来自各地的民间艺人们,舞龙,舞狮的队伍,在南华各地拉开了庆典最高超的部分。

这天中午的聚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全世界再也无法企及的盛大聚餐。

南华的大商人们,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细心安排了今天中午的这一顿免费午餐。

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哨所。每个村子,每家工厂,每条街道,都预先统计了人数,按照人头,准备了这一顿饭。

每个人有一块牛肉,一块猪肉,一块鸡肉,一份青菜。上至议长,总理,下至残疾乞丐,每个人吃的饭都是一样,无一例外。

而南华如今的人口,除了婆罗洲中部热带雨林中的原始部落人数无法统计,已经查清的人口可以精确到个位数,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

每个人在登记的时候,都能得到一张登记卡,上面注明了持有人的出生日期,民族,籍贯,信仰,性别,特长等一切特征。

目前这还是一份简易的身份证,但是登记卡上面已经详细注明了持有人到当地户籍部门登记的通知。届时,每个人都会拍三张照片,一张贴在登记卡上,一张留存户籍部门,一张会存在当地的档案库。

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个原始的编号,这份编号也会绝无更改,除非死亡,永不注销。

现在还没有人能看到这种模式的控制性,只是认为这样统计方便了管理。但是在后来,这种户籍制度直接摒弃了家族,家庭,将人口控制精确到个人,让全世界都注意到了这种模式的先进性。

每个人有一个编号,男人是以a开头,女人是以b开头。字母后面是没有按照出生日期,而是按照登基顺序的八位数编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