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护卫们答应一声,上前来把元妃,谨贵人和绿衣美人带走。

水溶一直咬着牙,愤怒的目光目送三人没了踪影,搭在黛玉肩上的手心里,汗水把她单薄的衣衫湿透。紫鹃早就拿了油纸伞来。在背后为二人撑起,挡住了逐渐变大的雨丝。

太后坐在掬月亭里,平静的品着茶,对外面的事情充耳不闻。原来,这也不过是她的主要目的,成败与否,她也没什么在乎的。

皇上看着三个妃嫔被带走,心中的怒气并没有减少多少。只是看着细雨中相依而立的水溶夫妇,心口又隐隐的疼痛起来。

“皇上,雨大了,快进去吧。”太妃看着皇上慢慢苍白的脸色,和他不着痕迹摁在心口的手指,抬起手,挽起他的手臂。这孩子,跟皇兄太像了。

“恩,皇姑母请。”皇上转身,和太妃一起入亭,看上座上淡然品茶的太后端坐在那里,便上前躬身施礼:“儿臣给母后请安。”

“皇上一来,这北静王府的园子更是热闹了。外边的事情处理完了?”太后笑笑,抬抬手示意皇上坐在她身边去,又疼爱的看着他,轻声问道:“你的脸怎么这么白?可是哪儿不舒服?”

“没事,朕听说太后高兴,来北静王府中赏园,所以特来凑个热闹。不想还没落座,边看了一出谋害北静王子嗣的好戏。”皇上也淡淡的笑着,看着太后的目光别有深意。

“哦,你说这话倒是提醒了哀家,张德喜,哀家给北静王妃准备的礼物呢?”太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连声叫张德喜。

“在这儿呢,太后。”张德喜捧着一个黑檀木的盒子上前来,躬着身子,等候太妃吩咐。

“嗯,林王妃,这是哀家送你的礼物,盼着你给北静王府生个小世子,也让你母妃尝尝抱孙子的乐趣。”太后呵呵笑着,一张老脸似展开的菊花。

黛玉忙上前行礼,谢恩后,结果那个黑檀木的盒子。

“看看吧,看喜不喜欢。”太后微笑着说道。

黛玉回头,把盒子交给水溶,然后抬手将盒盖打开,却见里面是一块一尺见方的白玉山子,雕刻的是‘竹下品茗’,雪白的和田玉上,精雕细琢,一对品茗的老人神态悠闲,举止文雅,身后的竹林葱茏茂密,脚下的泉水线条流畅,似乎还能听见咕咕的泉声。最难得的是,那竹林上端,茂盛的竹叶上,白玉之中带着些许翠色,乃是玉中翡翠。十分难得。

皇上坐在太后身边,虽然离得远些,但也能看个大概,心中暗暗诧异,为何母后这次出手如此大方,竟然送了这样一个价值连城的东西?如今北王妃尚未生产,不过是怀孕两个月有余而已,按说也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日子。此时送这个,那待人家产下麟儿之时,又当送什么呢?

但黛玉素来心细,在仔细端详完这块山子之后,脸色苍白,脚下一晃,甚至有些站立不稳。

水溶感觉到身边的人一晃,忙腾出一只手将她扶住,轻声问道:“玉儿,不舒服吗?”

“没……没事。”黛玉把心中的惊慌压下去,稳了稳心神,对着水溶轻轻一笑。

水溶的心又揪了一下。好久没见到过黛玉这样苍白无力的微笑了,恍惚中,水溶又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她时,王沐晖的母亲突然晕倒,众人慌乱后,她对自己那一下客气的微笑。

“来人,请云太医到紫竹舍。”水溶回头,吩咐了一声,把手中的沉檀木盒子交给了紫鹃,“好生收着,本玩刚回来还要细细的欣赏。”

“是。”紫鹃答应一声,抱着盒子转身下去。顺便去请云太医。

“太后,皇上,宴席已经齐备,还请太后和皇上及众位娘娘登船游湖。”水溶转身,对着上位躬身行礼。

“哎,对,咱们登船游湖去吧,哀家在这儿等了好久了。来,琴儿,扶着哀家。”太后说着,抬手扶住了宝琴,手上略一用劲,宝琴忙低下头去,听话的搀扶着太后起身。

“妾身略感不适,稍有失陪。请太后恕罪。”黛玉心中的确不舒服,太后赏赐的东西如针刺一般扎在心头,让她心绪不宁起来。

“溶儿,你陪玉儿去紫竹舍歇息一下,请太医给玉儿把把脉,太后和皇上,有母妃和你妹妹陪着呢,总是一家人,太后和皇上不会怪罪你们。”太妃脸上微笑着,心中着实担忧得很。谁知道刚才那一下子,有没有惊着自己的宝贝孙子?

水溶答应一声,和黛玉一起,目送太后皇上等人慢慢等上那只楼船,方转身往紫竹舍呃方向而去。

因天朝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倒有大半州郡濒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