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啊!”石彬抚臂痛叫,但他仍断然下令:“杀!”

匈奴铁骑催动,冲杀向前!

刘若风飘身落下,抢过两柄马刀,贴地翻滚,专照着匈奴战马出刀!片刻间被他砍翻十几匹战马,造成一片混乱。

但不管刘若风何等神勇,凭他一人之力,的确阻挡不了数千大军。大队匈奴骑兵已经经由两旁旱地,越过刘若风,向几百盐帮和晋军战士猛冲!就这一次冲锋,盐帮壮士和晋兵的阵形便被冲乱,只能各自为战。

匈奴前锋继续前冲,冲入百姓群中!弯刀挥处,血光迸现!。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十二章 志士

刘若风仍在不断砍翻匈奴骑兵马蹄。盐帮弟兄、晋兵被分割成许多小块,只能拼死力战,拼一个够本。毫无抵抗之力的无辜百姓成了匈奴骑兵砧上之肉,任人宰割!许多百姓惊慌之下,纷纷从河岸跳下、滚下河滩。

刘若风纵身半空,扫视场中情势,心中忧急万分。忽见南岸涌现一帮装束怪异的人群,抢上渡船,快速划向北岸!

这群人到北岸后,迅疾下船,将船留给争抢而上的难民,冲上堤岸,迎着匈奴铁骑冲上去。匈奴大队骑兵冲起来是何等威势,这些人竟然迎着而上,不是想找死吗?

刘若风见这情形,心中也暗暗疑惑。

蓦闻一通震天巨响,震痛耳膜。这通巨大声响,极似无数狮、虎猛兽的一齐怒吼,夹着沉重的鼓声,撼人心魄!

紧跟着,听见万马哀嘶。瞧去,匈奴不少战马乱蹦乱跳,部分战马更是掉头飞逃!——都是被兽吼所惊。

匈奴骑士们奋力控制住受惊的战马。但如此一来,匈奴骑队冲锋受阻,队形大乱。

刘若风见状,飞身拉起司马烟芸,接应部分盐帮弟兄、晋兵脱出敌骑包围,集结到这群异人一处。

这群人约有二百多名,人人背一顶褐色斗笠,赤脚,穿麻布衣服,多是青壮年。刘若风感觉对这些人似曾相识,突然忆起,在大龙山遇到的巫山派,不就是这种装束么?只是斗笠的颜色略有不同。这群人莫非也是巫山派的?

刘若风观察,这些人大多数手握一只奇形小号,也有部分人腰佩一面牛皮鼓。刚才扰乱敌骑的怪声就是这些工具所发。

匈奴骑兵只是短暂混乱,在其将校们的喝斥和指挥下,重又整好队形,发起冲击。

巫山人众鼓动腮帮,猛力地吹起他们的小号。兽吼震天!鼓锣相随!

但匈奴骑兵这回有了防备,约束着他们的战马,未致大的骚动。铁骑疾冲,眨眼就到近前!盐帮弟兄和晋兵全都不自觉地后退。

忽听巫山人众中有人一声喝:“用钩枪!”所有巫山人众立即藏起小号、皮鼓,从身上取出一柄四尺短枪、一根四尺短棍,将两样兵器一卡对接,变成了一支八尺长枪。这枪与一般所用的枪不同,枪尖下三寸处多出一道铁钩。

巫山人众不退反进。他们不是站着挺进,而是着地滚进,钩枪齐举,专钩敌骑马蹄!他们下手既准且狠,显然是训练有素。匈奴骑兵纷纷连人带马跌倒!

刘若风、司马烟芸见势,带领盐帮弟兄和晋兵们冲上,斩杀落马敌兵。

匈奴前锋损失数百骑,不得不暂停这一波攻击。已经冲进百姓群中的少数敌骑眼见后续大队被阻,急忙从侧翼奔出,驰回大队。

这种钩枪真是对付骑兵的绝妙武器!刘若风对这种钩枪也是闻所未闻。刘若风看出,这群巫山人众都有出色武功,钩枪在他们手中使出,更是威力大增。

敌骑停了进攻。刘若风这一方没有反击的实力,静观其变。百姓们抢着跑下河滩,争着渡河。刘若风让司马烟芸去渡口维持秩序,避免过于混乱。

巫山人众中一个四十多岁、相貌平平、矮壮的男子走向刘若风,抱拳道:“多谢阁下配合!阁下是领头的吧?敢问如何称呼?”

“在下刘若风。应该是在下代表百姓谢谢你们!在下冒昧请问,你们是什么门派的人?为何到此?”

这男子答道:“我们是巫山派,我姓墨。我们听闻东州被匈奴所围,本来是要赶往东州协助守城,在此遭遇阁下,事属巧合。”

果然是什么“巫山派”的人,与大龙山那些“毒蜂”看来应是一支。“墨门主,幸会!门主,在下见识过一群被称为‘毒蜂’的人,不知是不是墨门主巫山门下?”刘若风还是忍不住想证实一下。

“我不是门主,阁下称我洞主为宜。阁下姓刘?刘大侠,巫山不是一个门派。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