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2001年的高考成绩放榜了,苏一的分数达到了二本录取线,将去省城成都就读某大学中文系。钟国则考上了北京一所二本高校,他将念的是建筑专业。

成绩一出来,苏一就把毕业纪念册上钟国写的那一页撕了。团成一团本来想扔进垃圾筒,想一想,却进了阳台,扔到隔壁阳台里去了。让钟国知道他只能唬住她一时,唬不住她一世。

第二天,苏一在楼下不远处的粉馆吃早餐。一碗米粉加一块钱牛肉,淋上葱花浇上红油,再配一个油干啃着,是她从小吃到大仍百吃不厌的食物。

很不巧,钟国也在这家店里吃早餐。也是牛肉米粉配油干,只是油干他要了两个。男孩子的食量就是更大些。苏一眼皮一垂只当没看到他,他却端起碗走到她这桌坐下,打破了他们之间两年的僵局。

“苏一,你到底还是把我那页留言撕了!”显然他发现了她故意扔在他家阳台上的那张纸。

苏一眼皮都不抬:“那当然。”

“你真是小心眼,那么久的事情还在记仇。何况我又不是故意的。苏大小姐,你这样的表现实在不够淑女哦。”

“不够淑女又怎样,你反正也不算绅士。”

“我说,现在我们都快是大学生了,高中时代那些不愉快的事能不能一笑泯恩仇?”

“不能。”

“要怎么样才能?你开出条件来?海峡两岸国共双方都可以坐下来谈判,难道你我这点小矛盾还不能和解吗?”

这家伙还真会上纲上线,苏一没好气:“那好,等两岸统一时我就跟你和解。”

钟国哭笑不得:“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突然一拍头:“对了,这个夏天北京申奥的结果会出来。不如这样,如果申奥成功,那我们之间的过节,就在举国欢庆的喜庆氛围下烟消云散。行不行?”

2001年,最受国人关注的新闻事件就是北京申奥。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最终花落谁家,是街头巷尾民众热门的话题。尤其是钟国这样喜欢体育热爱体育的男生,谈起这个就眉飞色舞。苏一却毫不关心这个,因为她不爱好体育,所以连带对这桩盛事也没兴趣。北京有没有机会拿下主办权她不曾研究过,感觉应该可能性不大吧。于是无可无不可一点头:“行,看你有没有这个机会了。”

“那一言为定啊!我们等申奥结果。”

2001年7月13日晚上22时10分,全中国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守在电视机前,听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公布申奥结果。他宣布: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

当晚,苏一和父母一起在自己家里守着电视看奥委会公布主办城市。他们一时疏忽,把频道定在地方台而不是中央频道,所以看到的是转播中的转播。地方台比中央台要慢上一两秒,当他们一家还在聚精会神地听尚未公布完的结果时,隔壁钟国家里已经传来了他一声响亮热烈的欢呼声。紧接着整个家属院都沸腾了,家家户户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北京胜利了!”

“中国赢了!”

一片热闹嘈杂的声音中,夹杂着鞭炮声声声震耳。苏一一家人根本听不清电视里在说什么。但无须再听,也已经知道结果如何了。苏爸爸都兴奋得跳起来:“果然被北京拿下了主办权,真是太好了。”

北京申奥成功了,按照苏一和钟国的约定,他们之间的过节也该烟消云散。钟国要求苏一把她的毕业纪念册重新给他留言,而他的毕业纪念册也又一次交到苏一手里。她想了半天不知该写什么才好,最后大笔一挥,写了两句套话:“祝鹏程万里、不可限量。”

钟国在她的纪念册上写道:“北京申奥成功了,我们也终于和解了。我大学毕业后会争取留在北京,2008年你来北京看奥运会吧,我一定会尽地主之谊盛情招待你。”

苏一看了不以为然,北京一国之都天子脚下,是那么好留的吗?他倒先以‘地主’自居了。还要招待她看奥运会呢,可惜她对那个不感兴趣。

2001年的夏天,苏一对于7年后将在北京举行的第29奥运会无动于衷。感觉上那是非常遥远也与已无关的事情。那时她自然不会知道,这项被誉为全球盛事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成为她青春年华的爱情见证,贯穿了她和钟国这段感情的初始与最终。

第二章 缘份的概率(上)

1、

告别高中时代,苏一迈进了大学的象牙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