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再看此老头脸上像喝醉似的,红朴朴的脸显出淡红光晕,眼珠也瞪的血红血红的,真是个酒虫!只看他又抢拎着这二坛酒摇罢离去了!好不滋润!

“真是个自甘堕落的老头!老子晕!”龙新暗道

龙新略加思索道:难道他说的是于禁?

龙新想到:史书记载于禁兵法了得,其人有三大优势:

一、于禁善于带兵,其机智,果断,有效的出击;在与袁绍大军作战时,曾狠狠打击了袁军的士气,为后来的官渡会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作为曹营屈指可数的智将,他的名声也与日俱增。

二、于禁身经百战,参加了曹操的几乎所有战争,曹操每次出兵,于禁必为前锋;曹操每次退军,于禁必为后卫。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一起,都是曹操集团名镇天下的大将。

三、襄樊战役前,从曹操先派于禁而不是其他名将去支援曹仁来看,于禁的地位是相当的高的,显然在众将之上。

“这次又被我捷足先登了!”龙新心中暗喜

龙新准备起程,经打听,于禁所住钜平城西面所处,龙新向门外家丁说明来意,一仆人将龙新引进,到于禁所住处,只望此地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置精巧典雅,地上散布着如茵绿草,中间喷泉洒溅着白质的水珠,数小青玉石、鹅卵石形成一条曲折的迎宾道,只望几名园丁正在剪草工作,龙新暗暗佩服此精妙的布置格局,进入内厅后,造型古朴,给人雄浑至厚的感觉,只望一年轻人坐在正中太师椅上,仔细看书,甚是用功。

此人正是于禁,真是好“文化”!好“威风”呵,其相貌堂堂,面如冠玉,蕴含一种尊贵之气。

“在下龙新,特来此拜访先生”

“汝有何事啊?”于禁问道

“前来讨论用兵之道”龙新应答,

龙新思绪片刻,便将欧老头以前所说的话背了下来,“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以正合,以奇胜。”

于禁熟读兵书甚多,好像对此言闻所未闻,惊道“阁下,所说兵法吾从未听说过,刚才让吾有所新的认识”

龙新见了,这么好唬弄,道“此乃吾小拙见!”

于禁还想在讨论一翻,龙新连忙打断道:“吾还有一事相谈?”

“请讲”于禁道

“如今天下大乱,黄巾起义,群雄割剧,皆各自为战,现刘备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吾想请公出山,助刘备匡扶汉室,夺得大汉天下。”

“这——可以是可以,不过——”于禁略加思索道

“不过什么?”龙新道

“吾知玄德公属下武将武艺了得,想与汝切搓一下!”

两人一行来到后院,龙新选一长兵大刀,于禁选一长兵大斧比试起来。

于禁武艺甚好,兵器舞的闲熟,于禁用力展示突击动作,便向龙新劈来,龙新持大刀一挡;龙新只想试探一翻,不想全力。

两将战约十个回合,不分胜负,于禁忽的跃起攻来,绝技“猛狼斩”持刀一劈,只闻一声高亢狼啸声,龙新闪身一躲,“轰”的一声响,青石已显裂痕。

龙新左臂畜力,暗纹亮起红色光芒,身上散发出一股惊涛骇浪的杀气,左拳通红血色,蓄劲一击,一陀手掌般大小地火焰球砸去,让于禁防不胜防,其胸口中招,只觉炽热难耐,整人笔直地从空中摔下,其嘴里粘诞四滴,冒出少许烟气。

龙新傻傻的看着躺在地上的于禁,其头发竖起来了,象烫头一样,卷形发,龙新彻底被自己的实力震撼住了。“幸亏只用了二层功力,不然!”龙新嘀咕道

话说一日侵晨,董卓摆列仪从入朝,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两头各书一“口”字。

董卓问李肃道:“此道人何意?”

李肃曰:“乃心恙之人也。”呼将士驱去。

董卓进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谒于道。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到北掖门,军兵尽挡在门外,独有御车二十余人同入。

董卓遥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李肃曰:“持剑是何意?”

李肃不答,推车进来。

王允大呼道:“反贼至此,武士何在?”

两旁转出百余人,持戟挺槊刺之。

董卓衷甲不入,伤臂坠车,大呼道:“吾儿奉先何在?”

吕布,所属精锐将兵百余人亦赶来,一群肌肉盘扎的彪形大汉将其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