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 (第1/4页)

肿。看到了李济伯赶过来,他们干脆躺在了地上,哼哼起来。

“诸位大人,演戏不要演的过火了,辽王要想对陛下无礼,又岂会放过你们!想要装忠臣,还是等下一次吧!”李济伯冷笑着说道。

何腾蛟瞪着眼睛,厉声说道:“谁是忠臣,谁是奸党。天下人自有分辨,你们赶快请出圣上,我们要见皇上!”

李济伯眉头紧皱,说道:“圣上外出,你们……”

“朕在这里,何大人有什么话,直说吧!”

人群后面一阵马蹄声,顾振华和朱慈烺一前一后回来,顾振华脸上还是云淡风轻,看不出什么异常。小皇帝脸上带着一丝落寞,又有点解脱,还夹杂着失望。总而言之,非常的怪异。

何腾蛟和范克勤他们没有精神头观察这些,直接到了小皇帝面前。

“圣上,您一切安好?”

“朕能有什么事情,无非是去庄田和仓库看看。粮食储藏众多,丰收在即,对鞑子动兵,胜利可期啊!”

范克勤躬身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当今大明头号敌人不在外而在内。”

“范大人,何出此言?”

范克勤强压了压怒火,指着顾振华说道:“陛下,此人就是大明最大的罪魁祸首,请陛下治此人犯上作乱之罪!”

朱慈烺眼神闪过一丝异样,随即怒气冲冲的说道:“辽王乃是朝廷柱石,又怎么会犯上作乱,简直一派胡言!”

“老臣绝非胡言乱语!”范克勤大声的说道:“辽王在河南擅自开科取士,考核内容与四书五经全然无关,竟然弄一些西洋的歪门左道,亵渎科举,败坏士风!年轻士子不知轻重,一味趋炎附势,竟然抛弃圣人之教,如此下去,必然人心大坏,朝政日非,国破家亡就在眼前!圣上,天下民非社稷、三皇则无以生,非孔子之道则无以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皆圣人也。然发挥三纲五常之道,载之于经,仪范百王,师表万世,使世愈降而人极不坠者,孔子力也。不敬孔孟,与夷狄何异,臣请陛下处置辽王,义正视听!”

何腾蛟等人也都跟着跪倒,黑压压的一大片。

朱慈烺刚刚和顾振华推心置腹的聊了一番,什么孔孟之道,无非是保护他们利益的守护神而已!

看着他们气急败坏的样子,朱慈烺竟然有说不出的畅快,恶人自有恶人磨,还是让顾振华对付他们吧!

“辽王,众位大人参劾,你有什么话说?”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巧言令色!”于燧然突然发难说道:“国家取材,首在德行,德行本自纲常,在乎圣人之道。这些东西不考,又怎么能正人心,人心不正,又怎么治国平天下!”

顾振华微微一笑:“诸位大人高谈阔论,顾某一介武夫,实在是不懂什么圣人之道。这样吧,就在王府的门前,诸位大人都是舌辩之士,你们就给所有人讲讲这圣人之道的重要。若能说服众人,本王自然听从,我相信各位不会怯战的。来人,请诸位大人出去!”

顾振华根本不给他们纠缠的机会,身边的护卫一起涌上来,两两一队,“护送”着这些人出去。

与此同时,顾振华也发出了消息,让军中,王府的辩才全都出动,另外又跑到了各个茶馆酒楼,邀请读书人前来观看,实则就是助阵。

明末讲学之风日盛,尤其是东林书院,动不动上万人集会,高谈阔论,讲经论道。这些大臣都不意外,甚至有人就是讲经的高手,因此也不算吃惊。

闻讯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将王府门前的大广场全都堵满了,读书识字的年轻人纷纷挤到了前面。

吴凯杰道:“这几位大臣以为开封考试选官的办法不好,有违圣人之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要予以废除,还要治辽王的罪责,你们怎么看?”

还没等说完,一个年轻人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

“胡说八道!简直狗屁不通!”

所有人的目光霎时间凝聚在了这个人身上,只见他其貌不扬,身形枯瘦,不过一双眼睛,神采充足。

出来的正是李应聪,范克勤一看是这小子,他刚刚在对方那里吃亏,暗暗加上了注意。

李应聪冲着四周拱拱手,然后落落大方的说道:“我大明的确有国将不国的时候,山河破碎,百姓任人宰割。不过那不是眼前,而是崇祯年景。如今辽王励精图治,只等着北伐中原,恢复旧都。小子眼里看到的是中兴,看到的是天下终于要太平了,实在是不知亡国之说,从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