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1/4页)

“管它缓急快慢,杀了就好,我可没你这般掉书袋的本事。还不闭嘴杀人,连用两次甚耗内力,你再不帮忙我可撑不住啦。”公孙兰嗔道。

王源忙舞动兵刃护主公孙兰侧翼,于此同时,青云儿和紫云儿两人仗剑再上,三名尚有一战之力的护卫也补上空缺,登时形势大为改观。

公孙兰的剑下几乎一剑杀一人,王源是生力军,虽然武功一般但也是名师所授,对付普通士兵不在话下。两人配合的天衣无缝,杀人如麻,面前尸体堆积如山。

突厥锁甲兵那里想到会突然冒出来这两个难缠的对手,越是想解决他们,却越是无法达成目标。终于岩下突厥军中传来急促的号角声,那是召集全员集中突围的号角声,锁甲兵们意识到下方战事已经落于颓势,于是当机立断一声令下,所有人几乎同时后撤,一窝蜂消失的无影无踪。

王源和公孙兰也不追赶,扶着众人下了巨岩,但见雪地上的厮杀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双方所有的兵力都已经投入其中,战团覆盖了数里方圆,到处是追逐厮杀的身影。突厥兵马已经陷入了颓势,唐军越战越勇士气正盛。

“表姐,麻烦照顾他们,我要去冲杀一番,我答应了李光弼要冲锋陷阵,我不能食言。”王源一把扯住一匹落荒而逃的无主马匹,纵身跃上马背,飞驰而去加入滚滚战团之中。

第三六九章 大战(终)

大战开始之时进行的其实并不顺利,虽然第一梯队有郭子仪亲率精兵突破,加之王源和公孙兰的所向披靡,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上风。但这微弱的上风在大战中起不了决定性的因素。

在双方兵力迅速投入之后,某一瞬间突厥人因为距离较近增援快速,所以人数占了优势,这一时段给予了朔方军极大的杀伤。然而当朔方军全部兵马冲锋而至加入战团之后,形势终于得到了稳定。

本来朔方军在总兵力上便占据小小的优势,因为突厥人虽然也是三千人,但他们为了进攻巨岩而分走了五百锁甲兵,并且在之前的战斗中死伤了近百人。

这六百人的人数差距显然不是个可以轻易弥补的劣势。但突厥人精于马上功夫,马上的战斗高处唐军一筹,这一点却又是他们的优势,这也是李光弼开始不愿意与之硬碰硬作战的主因,还是因为担心同等兵力之下唐军不是突厥人的敌手。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造成了双方大军全部投入混战之后的微妙平衡。一方精于马战,一方人数占优,这才造成了局势的胶着。这种胶着状态下的战斗最考验的便是双方军队的勇气,谁先气衰,谁便必败。

朔方军后队中十几张战鼓一字排开‘咚咚’擂响,主帅李光弼策马横刀,身边立着数十名督战亲卫,便是防止有人临战脱逃。而突厥人后方,葛尔多将军也下令吹起只进不退的号角与之针锋相对。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人影嘈杂,你来我往,惨叫声此起彼伏。无主战马在主人落马后仓皇乱窜,踩踏着地上死了或者尚未死去的人的身体,将他们踩踏进雪地里。地面上与其说是雪地,其实已经是一片被热血融化,被马蹄踩的乱七八糟的血泥潭。幸亏是晚间,若是白日里,定是方圆数里之地一片殷红的血海,遍地残肢断臂的血肉之河。

王源打马飞驰加入战团中,手中长剑闪烁生辉,劈砍刺削,勇不可当。实战中对武技的提高远远比光是练习要进益更快。王源自己便感觉在经历峡谷之战、洋河之战后,自己已经很快适应了冷兵器战争的残酷,而且武技增长飞快。就像现在的战斗,很多动作都是下意识而为之,而不像练习的时候要考虑招式的角度和姿势,往往不能圆转如意。

一路连杀五六名敌兵,王源冲进了一群正被突厥骑兵围殴的朔方军的战团之中。杀开一条血路之后,将这十几名突厥骑兵驱散,被围在里边的五六名朔方军骑士得以脱困,里边有一人便是郭子仪。

郭子仪盔甲上全是血迹,手上长剑上坑坑洼洼全是缺口,策马冲到王源面前笑道:“王钦使,没想到你有这般身手,见你一路杀来如斩猪狗,佩服佩服。”

王源哈哈笑道:“我武艺不高,但杀这些突厥猪狗还是成的,怎么?前队只剩下这几个了?”

郭子仪点头道:“是,五百人兄弟就剩我们几个了,但那又如何?咱们现在占优势了。对了,你的人在何处?救下了没有?要不要我分人手去救?”

王源道:“有劳挂念,已经救出来了,秦国夫人爱子无恙,只是我三百属下也只剩下十来个了。”

郭子仪叹了一声道:“我不知说什么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