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1/4页)

“砰砰……”

奚宁邦重重磕头在地:“皇上,奚家对皇上忠心耿耿,绝不敢有如此大逆不道的念头,请皇上明鉴。”

“朕知道,若非如此,朕该没有今日,更坐不上这个位置。”

宫锦文叹息,低头伸手将奚宁邦搀扶起来:“宁邦,那些不是朕做的,既然岳父选择了朕,奚家选择了朕,朕必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父皇在天之灵在看着朕,你们在做朕在看。同样,朕在做你们在看,父皇和岳父三十余年的君臣,不曾相负,朕不知道能否也和宁邦你如此。宁邦,愿意将你,将奚家交给朕吗?”

奚宁邦再度跪了下去:“奚家是皇上的臣子,请皇上吩咐,臣万死不辞。”

他在心中苦笑,无论眼前这位皇上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帝王,奚家和他都再也没有退路,即便是奚家想退,也要看这位皇上是否允许。

除非是奚家意欲和皇上对抗,意欲谋反,否则就只能听凭皇上的旨意处置。

宫锦文沉默片刻:“燕太妃和明太妃的事情,交给你去处理,燕家和明家的事情,还有四皇子和五皇子,朕都交给你了。”

“皇上……,臣遵旨。”

奚宁邦想说什么,终于没有说出来,躬身受命。

告退从御书房走了出来,奚宁邦久久矗立在寒风之中,将如此大事全部交给他,那位皇上是逼他表态,逼迫奚家表态,在朝臣们面前表态绝对站在皇上那边,为皇上效忠。

“父亲,你想急流勇退,恐怕皇上不会恩准呢!”

风卷起冰渣和雪片,寒透骨髓的寒,奚宁邦脸色极冷,或者这些人都倒下后,下一个该倒下的,就是他!

第1卷 第312节:132 煽风点火 【1】

都察院御史台,正二品。

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旦夕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实施衙门。

都察院维护统治正常秩序,保障朝政国家平稳运转,旦夕国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

最高官职为御史台,下设左、右都御使,左、右副都御使,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

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

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

都察院下设机构众多,官员众多,职权庞杂而重大,因此历代选择都察院御史台人选,选授和督察是甚为严格。

凡监察御史有缺,令都察院堂上及各道官保举,务要开具实行,移咨吏部,审察不谬,然后奏除。其后有犯赃及不称职,举者同罪。

御史台必学识渊博,通达政事,熟悉朝政以及朝中官员,忠正端直者,方可胜任。

如今,奚宁邦的职位,就是都察院的御史台,官居二品,仅比他的父亲奚青璧低一级。

伯爵之位,奚家的几位权势人物,奚青璧是一等侯爵之位,奚宁邦和奚宁远都是伯爵之位,位高权重,手握大权。

宫锦文晋封奚宁邦和奚宁远的官职爵位,令朝臣们更看不透宫锦文的心思,是因为奚家在夺位之争中力挺这位皇上,皇上刚刚即位不稳用来安稳奚家人的心?

还是皇上故意给了奚家更多更重的权势,日后让奚家跌的更狠?

奚青璧避去皇陵,为先帝守孝。

奚宁远告病休养,陪同奚青璧同去皇陵为先帝守孝。

奚家两个重量级权势人物的低调和隐退,更令群臣们猜测不已,不明白奚家人的心思。

奚宁邦一朝大权在握,低调沉默的令群臣侧目,更看不透皇上和奚家人在玩什么把戏,种种猜测揣摩和谣言纷纭。皇上要飞鸟尽良弓藏,意欲一步步清除奚家人,夺回权柄,清除外戚,不令朝政大权旁落。

各种谣言和议论,在朝野中传播。

奚宁邦迈步向宫殿外行去,他不能在这里发呆,会给某些人更多的说辞。

回眸凝望,风雪弥漫,庄严华丽的紫禁城,在寒风中矗立,金碧辉煌带着耀眼的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