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失几人,就是一百几十人,四五个班学生就不见了,这难道是小事?再说大镇里的问题更多,上网、打架、赌博、厌学甚至抢劫等问题比西兴镇有过之而无不及。总之,大镇有大镇的难。”

黄校长最后作了明确的要求:“一在‘两基’工作中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二是要善于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三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家庭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四让每一个辍学生重返校园是硬道理。”

黄校长最后要求学校团委要继续发动全校师生进行捐资助学,使学校的“爱心基金会”更大地发挥扶困助学的积极作用。

海燕自从上学后与贺新一直有联系,海燕每打电话来,贺新便将电话掐了然后跑到学校办公室来用学校的电话再打给她,因为海燕每次跟贺新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的,没个小半天工夫的不罢休。虽然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配手机了,但海燕还没有手机,她是用电话卡在公用电话亭里给贺新打的电话。海燕说她揽家教一个月也有五六百元的收入,但她的钱得分给在高中读书的妹妹,有时也给家里寄点急用,这样一来她的钱就有限了。她知道父母压力很大,她们姐弟仨都还读书(小弟读初中),父母既要操劳她们的读书费用,在家里还要有一笔搞种养的开支,真是不容易。还好,她在学校里有家教,不然她们几个肯定不能全部读书。贺新知道海燕在学校还是挺艰苦的,好多日子里她每天只吃两餐。贺新劝过海燕,说这怎么行呢,饿着肚子能上课?要不我给你寄点钱,你将你的银行卡号告诉我。海燕犟得很,说去你的吧,不要给我寄钱。我给你说这些决不是向你诉苦,更不是要你的帮助,我这是信任你,才将我们在学校的生活跟你说。你是过来人,难道不知道吗?海燕给贺新说这些的时候都是乐呵呵的,全然不是悲愁哭丧的腔音,贺新就知道她有她的活法,就是他想发慈悲也不能找到她身上。

海燕在学校生活虽然拮据,但电话费却不吝惜。所以经过一两次海聊后,贺新就告诉她,以后打来电话我先掐了,我用学校办公电话给你打过去好了。海燕说你在办公室打电话不影响人家工作吗?贺新说那你到放学后再打来好了。海燕又说那不花费学校的电话费?贺新说我这个小小的副教导主任没什么特权,但这点便宜我还能占。

有了贺新这句,海燕就每次都聊得挺开心了。

海燕跟贺新聊的大都是她毕业后怎么找工作的事儿。

这天中午海燕又给贺新打来电话,这时午休铃刚好响了,贺新赶忙跑到男生宿舍走一圈让男生安静下来睡觉然后就急匆匆的跑办公室去了。

贺新给海燕打电话。

海燕问:“老师,你说毕业后我能找到工作吗?”

贺新说:“怎么就想找工作了?你现在才大二离毕业远着呢,还是安心读书学点真本事,以后才有找工作的本钱。”

海燕就嘟嘟地说:“不远了。我们现在都在谈论这话题,学校安排下学期实习,最后那学期就给我们时间出去找工作。学校都给我们明确了,你说我能不想这事吗?”

贺新装着很轻松的说:“能找到工作这是肯定的,总不能老待岗吧?”

“那你说,毕业后我怎么找工作呢?”

“不是有人才市场嘛?”

“我的条件不够,那都是些大企业大公司来招聘,没有博士硕士的去不了,最少也得是个本科,我才大专。”

“不会吧,人才市场你去过没?那应该是个‘大舞台’,什么样的‘演员’不需要?你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可我想回家,回我们宝盆。”

“好啊!回来也好。”

“我想回西兴镇,跟你在一起。”

“这个?”贺新心头愣了一下。

“不欢迎吗?”

“当然欢迎。”

“那你犹豫什么?”

“我是说咱边远地区,你年轻人的,应该有更好的天地。”

“这么说就是不欢迎我回家了,不欢迎我和你在一起了。”

海燕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她就差没说:我爱你!

贺新就只好说:“你要做好不能回家的准备。”

“你这是什么意思?”海燕急了。

“你以为回家是你一个人说了算啊?这得国家有计划是不是?”

“不是说我们宝盆县每一年都安排大中专生就业的吗?”

“不是安排,是选聘。你忘了,你们是双向选择生?”

“怎么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