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1/4页)

罗芳觉得小心珊今天的目标似乎很明确——她就是领着他们来看碧绿的茶带,悠远的水库和这片开阔的芭蕉地。

一直到了午后罗芳这才和叶老师回到凉粉冈来。下午的太阳很好,风很爽。走了这么一段路,罗芳感觉身子发汗了,口渴了。小心珊就领着她到冈上来吃“希望凉粉”。

罗芳边喝水边看大松树上的“希望凉粉”几个大字,尽管刚才山三和老五把这“希望凉粉”说的那么神秘,但罗芳还是没能对它提起多大的兴趣。罗芳只关心她的叶老师。

罗芳道:“老师,要不你跟我到南珠那边去干好了,在我那里‘公关’、‘文秘’、‘主管’这些职位你都可以任选,我想不管哪个职位你都能完全胜任,待遇也不薄,月薪三五千的没问题。不比你钻这山沟里?”

叶珊道:“我觉得这里很好,干老师虽然钱少点,但比较适合我,我都干惯了,你要我一下子改行,我怕适应不来。”

罗芳想说,你适应得来,你还不到三十岁,什么工作都还干得来,我们那里就有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等辞职来的四五十岁的教师,他们都干得很好,你要去的话肯定会比他们强。

话未说出口,便见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骑着自行车从冈旁的岔路里转到凉粉摊来,男孩将车支好,然后取下挂在车把上的一个黑薄膜袋东西就递到叶珊面前:“老师,我爹把猪杀了,让我给你送点肉来。”

叶珊接过袋子道:“让我拿钱给你爹。”

男孩一转身走了,边走边说:“不用了,我爹说你来了客人,让他也表达一点心意。”

叶珊也不追上去,便对罗芳道:“这就是刚才你搭车来的山三哥的儿子,他爹经常让孩子送猪肉啊骨头来,极少要过钱,真是不好意思!”

罗芳说:“刚才他们就没少夸你,怎么会要你的钱,老师你的人缘真好!”

“走吧,该做午饭了——看,只顾玩,吃午饭的时间早过了。”叶珊道。

第二十五章 别具一格的公开课

西兴镇万亩垌细桔种植基地一派繁忙的景象。这段时间细桔上市最旺,外地来收购的汽车在甘道坪天棚外的兴龙路上排成了长龙。民工在天棚里忙着制箱、拣桔、上箱、装车,工作紧张而有序。汽车不断的开来又不停的开走。那欢快的场景就像打了一场大胜仗般的让人欢欣鼓舞。如今基地的辐射带已经遍及全镇,种植户用三马仔或手扶拖拉机不断的将桔子运来让客商收购。

花儿婶婶这阵子桔子最丰收,她与村上几家种植户一起雇手扶拖拉机拉来,拖拉机装了满满一拖卡。花儿婶婶的桔子很好:饱满、均匀、果汁多。她的车子刚到,基地主任、龙头峰村委的石大鹏支书就吆喝起来了:“花儿婶婶来了,过称吧!”紧接着就走过来几个穿红色工作服戴着袖套的阿姨给下车,然后她的桔子直接上称。这个待遇让花儿婶婶笑咪咪地,也让一同来的其他几户无奈的干笑着。因为他们的桔子还得安排人去挑拣小半天,这才能给上称,前后折腾没个半天工夫不行。花儿婶婶的桔子为什么好?因为她在种植的过程中施肥、取水、锄草、除虫等工夫样样做得好,再者摘下来的桔子又经她自己先挑拣过。她对自己的货要求很严:个儿、质地都要符合商家的标准。从前她的货来了,商家看到个个饱满、个个合格,然后又将整筐都倒了出来,还是这个样子,商家连说“好好好”,然后拿去给正在挑拣的农户看,说人家是怎么对自己严要求的,你们就舍不得这么去做,鱼目混珠,总希望多点称斤,所以来到这里还得做许多工,不但自己做了重复工,就连我们的时间也搭了进去,真是误事。石支书看看花儿婶婶的货,也真是好得很。石支书就号召大家都跟花儿婶婶学,这样这段时间以来,细桔的质量明显提高了,收货的时间少了很多,商家就来得比以前多了。花儿婶婶着实让石大鹏支书赞赏呢。石支书让花儿婶婶再发动村上多些农户种植。“这是一条致富之路哩!还不赶紧抓住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保证能够实现!”支书边帮花儿婶婶搬桔儿边乐呵呵地说。

花儿婶婶称完桔子回家来。走到相思江边,刚好赶上好事大嫂和几个媳妇儿要下地去。好事大嫂几个就惊叹花儿婶婶回来得这样快。刚才她们在这洗衣埠里洗衣服时花儿婶婶桔儿才运出去,她们就洗了衣服、吃了早餐、做了点小家务出来,花儿婶婶这就回来了。好事大嫂迎着花儿婶婶走上去。

“花儿婶婶,现在桔儿很好卖吗?这不,这就回来了?”

“是好卖,咱的货人家看中,去了就称,没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