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一天她去横山的时候他如果不请她,她就不依。天,她还要到横山去啊?

她对他说话的时候两个眼睛就怔怔地看着他。她的眼睛又大又亮,扑闪扑闪的像秋夜的星星在闪烁。

傍晚时分白勇和杨菲菲这才来到候车室里。他们没坐多久,363次列车就准点到站了。杨菲菲虽然乘过火车,可在拥挤的人流中仍然有点慌乱,她生怕与白勇走丢了。还好,白勇不时的伸手拉她,让她既有安全感,心里又甜滋滋的。

但在火车上麻烦事也来了。原来车厢里空调的温度太低,一段路程后杨菲菲便感觉浑身都凉透了。她冷得不时打着寒颤。白勇要她穿上长袖衫,她说没带呢,包里全是又短又薄的衣衫。天啊,白勇真是哭笑不得。看来这小妞没多少出远门的经验。白勇只好从包里拿出自己的一件白衬衫让她披着,她便也将就的披了。

一件薄衬衫显然不起多大的作用,柔弱的身躯还是让杨菲菲感觉通体冰凉,没办法她只能向他身上靠了,而且越靠越紧,后来就干脆躺在他的怀里了。白勇虽然没有习惯这种“迅速升温”的情感,但他还是懂得怜香惜玉的。你能把她怎么样呢?况且车厢里的环境也让他没有理由不让她这样。看吧,这里但凡成双成对的,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哪一对不是紧紧地搂在一起啊!

第二天早上6时8分列车正点到达边海。

白勇和杨菲菲随着簇拥的人群走下火车。在站台上沿着出站口的指示箭头,跨过两道天桥,又出来入去的拐了几段长长的地下通道,这才走到边海火车站广场。

刚才在地下通道中转来转去的头晕目眩,走到广场后让人豁然开朗。两相比较,仿佛从一个梦游的迷宫来到了一个广阔而崭新的世界。

放眼望去,各种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树木,有规则地而又好象无规则地栽在各个位置,让你感觉这个广场恢宏而又远大。这里熙熙攘攘到处是人。站着聊天的,坐着谈情的,来回走动做买卖的,使你生出一种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感概。广场外围那些大巴中巴、的士三马仔来来回回地游动,象一个个奔忙的甲壳虫。远处高大的建筑物看去让人眼花缭乱。最有气势的是对面那座直插云天的圆柱形边海大夏,她那迂回流转的霓虹灯将其装饰得动感十足,真象一枚即将发射的巨型火箭。

总之,冲破了黑夜而刚刚醒来的边海,就象一匹即将出征的战马。所以你绝对相信她是一座富有时代感和梦幻感的城市。

城市是充满活力的和富有希望的。但繁华下面仍有其污秽之处。比如消失在这里的吴小利。

白勇在车站附近找了一家干净的小吃店要好好地吃一顿,以便回报杨菲菲在西都的“破费”。然而杨菲菲在火车上吃了几根火腿肠,此时一点食欲都没有,她只喝了点简单的汤水。白勇就别管她。他要了一个丰盛的快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经过了一个晚上的熬煎,他确实饿了。杨菲菲那些东西对他没起多大的作用,他也吃不惯那东西。

八点钟时分白勇找到了边海市公安局。在公安局办公室里白勇说明了来意,又出示了证件。那叫老余的办公室主任看了半天证件后才恍然大悟的抬起头来看白勇,既而对这年轻人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因为白勇的事迹已经在东南几省区中都有了很深远的影响。那段时间市局还专门发文向他这位邻近省区的优秀公安人员学习呢。

白勇得到老余主任的热情接待。

老余主任对白勇热情的同时也对他身边的杨菲菲有点不解。白勇看出了老余的困惑,就向他介绍了她。杨菲菲看到从小小地方来的白勇在这大城市里都有极高的知名度于是更加由衷的敬佩他。

老余让秘书带白勇和杨菲菲到局里招待所住下。招待所里周到的服务和舒适的条件都让白勇有了到家的感觉。

两人各自安顿好后,杨菲菲便带白勇去找那“非”字形生活区。因为那地方附近有一家客运中心,所以不费多少功夫杨菲菲就找到了。

“非”字形生活区是边海刚刚兴起的住宅区,楼房不太高,树木刚载起来,车辆还较少,买卖不算热闹,是那种新鲜或者神秘的感觉。这里与一个月前没有什么两样,街道上照样走着那些悠闲的人,但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本地人。因为他们不会说本地话而说带着浓重外乡口音的普通话,这个区别就连初来乍到的白勇都能听出来。再就是他们总是三五一群,年龄从十来岁的青少年到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不等。年轻的男女走在一起,也不像杨菲菲对白勇的那么紧依紧偎。显然他们不是恋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