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 (第1/4页)

如今的大明,疆域广大,不仅恢复万末年以前的所有领土,还多了蒙古草原和南洋马六甲两岸和印尼群岛一大片地方,可以说大明的领土比万末年以前大了近三分之一。

出去军事上的胜利,大明中兴四年在经济上也取得了重大的增长。

国库在中兴四年一年的岁入首次超过了八千万两白银之多,江南的人口也增长到了八千多万人,加上收复北方各地的人口,大明如今又有了近一亿二千万人口。

一亿两千万人口,看似跟万年间的人口数量差不多,但因为北方连年战乱的关系,人口大量逃到江南,以至于整个北方算上辽东等地加在一起的人口也才三千余万,连江南人口的一半都不到,以至于如今的北方,大量荒废的土地无人耕种。

所以过年后,朱慈踉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怕是要恢复北方的经济和民生,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清剿各地山林的匪患之外,更要想方设法让一部分江南的人口往北方迁移。

朱慈踉正想得入神,突然,礼部尚书黄道周求见。

“宣!”

片刻,黄道周被带了进来。

“皇上,朝鲜国王送来国书,说朝鲜世子将在今日入朝参拜,恭贺皇上驱逐满人!”黄道周带来的这个消息让朱慈踉不由得愣了一下。

“朝鲜王世子?”朱慈踉皱眉。

今日正好过年,朝鲜王派世子这个时候前来,真是挑的好时间啊。

由于朝鲜王世子是坐船来的,只比朝鲜王的国书慢一步,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到南京城了,为了迎接朝鲜王世子,礼部不得不在大过年的开始忙碌。

朱慈踉也只得将往北方迁移人口的事情暂时押后几天,待处理了朝鲜使臣之事再做打算。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六章 朝鲜来使

朝鲜王这个时候派世子前来大明入朝参拜并不让人意外。

原本大明刚刚驱除满人收复北方的时候,朝鲜王便打算派世子充当使臣前来大明朝贺,只不过那时候朱慈踉忙着重新安葬崇祯皇帝一事,朝鲜王听说了之后,出于一定的考虑才没有立刻执行,如今朱慈踉回到南京城,加上正是过年的日子,显得比较喜庆,所以朝鲜世子选在这个时候来了。

朝鲜自从崇祯九年朝鲜被满人征服以来,朝鲜便成了满人的附属国,年年向满人进贡。

“宣朝鲜王世子上殿!”

片刻,一名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朝鲜男子走进金銮殿。

“朝鲜王世子李参见上国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朝鲜王世子对朱慈踉叩拜道。

“平身!”朱慈踉淡淡的道,看不出喜怒哀乐。

“谢皇帝陛下!”朝鲜王世子站了起来。

“陛下,臣此次入朝,带来了朝鲜国向皇帝陛下进贡的贡品,请皇帝陛下过目!”朝鲜王世子说着,呈上了一本黄色的奏本。

朱慈踉从太监手中接过奏本之后,打开看了一眼。

朝鲜的贡品大多以朝鲜的特产为主,另外还有一些东珠,珊瑚等物,朱慈踉粗略估计,全部加在一起大约价值十几万两银子的样子。

朱慈踉仔细打量下面的朝鲜王世子,自崇祯九年,满人征服朝鲜后,朝鲜便中断了对大明的进贡,转而进贡给满人,这一次还是十三年来,朝鲜首次前来进贡。

朱慈踉点了点头,将手中的朝鲜贡品奏本递给一旁的太监收着。

“朝鲜王有心了。”朱慈踉淡淡的说了一句,而后便没了话语。

朝鲜王世子等了片刻,微微有些尴尬,想必他也没想到朱慈踉竟然只说了这么几个字,照他想来,大明皇帝不是应该出言表扬一下他们朝鲜的忠心,然后安抚两句,最后宣布给予的赏赐的吗,怎么就不说了呢!

朝鲜王世子定了定心神,勉强笑着对朱慈踉恭敬道:“启禀皇帝陛下,此次我王除了命我带来贡品,还想恳求大明皇帝陛下,让朝鲜恢复一直以来与的朝贡关系。”

相比较这些年对满人的进贡,朝鲜王室一直引以为耻,更主要的是,满人要的贡品可比大明多多了,而且满人要发展兵事,送去的贡品都是有进无出的,不像大明,不仅不要求他们重新给多少贡品,而且每次他们朝鲜带来贡品,大明给予的赏赐总是比贡品多一些,如此给大明进贡,他们朝鲜不仅不会亏,反而还会赚上一些。

这些年,因为给满人进贡,他们朝鲜的日子极为难过,损失不小,此次若是能和大明恢复朝贡关系,靠着大明皇帝每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