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 (第1/4页)

朝鲜世子脸色发黑,咬了咬牙,只能在明军将领的监视下登船出海,返回朝鲜。

………

朝鲜世子走后,钱谦益也一身常服的入宫找朱慈踉。

“皇上,老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恐无法继续担任首辅一职,特来向皇上告老还乡,还望皇上恩准!”钱谦益将官帽和官服放于地上,自身也伏拜在地。

对于钱谦益的辞官告老,朱慈踉并不显得惊讶,似乎早已料到这个可能。

“爱卿想好了?”朱慈踉淡淡的问道。

要说钱谦益此人,虽然迂腐了一些,但还是有些才能的,在首辅之位干了数年,还算兢兢业业,至少朝堂是稳定的,朱慈踉颇为满意,不到不得已的地步,他并不想走到这一步。

“回皇上,老臣已经想好了,老臣老了,有些东西早已根深蒂固,无法改变,也不想否认自己数十年的精研所学,今后无法在继续为皇上效力了,还望皇上理解。”钱谦益坚定的说道。

意思很明确,他精心儒学大半生,仁义之道根深蒂固,一旦转变,便是否认数十年的所学,他做不到那样,他也无法劝说朱慈踉放弃那种跟他相反的观念,所以他只能走这一步。

朱慈踉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道:“如此,朕恩准了!”

不到逼不得已,朱慈踉是不想把钱谦益逼到这个地步的,同时他心里也理解钱谦益,到底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没那么容易转变,钱谦益的主动辞官,也让他免于做出一些不太愿意做出的举动,既然钱谦益做出了选择,那么他便尊重钱谦益的选择。

“谢皇上恩典!”钱谦益身体有些发颤,从今往后,他便要离开朝堂不再是大明的首辅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二章 首辅李岩

钱谦益突然告老还乡的消息不到一个时辰便传遍整个南京城,文武百官无不震惊,均弄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照他们想来,就算皇上不采纳钱谦益的意见,仍旧断绝了和朝鲜的藩属关系,驱逐了朝鲜世子,但也不到钱谦益这个首辅告老不干的地步。

文武百官都不是笨蛋,一下子就意识到这其中可能有另外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原因。

当钱谦益带着柳如是准备离开南京回乡的时候,大半文武百官都来相送。

“首辅大人,您这是为何啊!”有官员首先说出心里的疑问。

其实大部分前来相送的官员都是希望能从钱谦益口中得知一些他们还不知道的消息,好有所防范,毕竟连钱谦益这个首辅都莫名其妙的辞去了首辅之位,而且还是在见过皇上之后,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跟皇上有关。

“诸位,大家不要乱猜了,是我钱谦益精力不济,自感没有能力再在首辅一职上做下去,自愿告老,并没有什么原因。”钱谦益叹了口气,扫视众人道。

他是清楚真实的原因,可是皇上不说,他也不好现在说出来,免得触怒皇上,引发不必要的风波,与其如此,他倒不如静静的告老还乡,且看皇上究竟会将大明带到什么样的路途上去。

钱谦益虽然不想承认,当今皇上朱慈踉每一次一意孤行,看似会给大明招来大祸,动摇大明的根基,可是每一次都能让大明比原先更加强盛。朱慈踉想学汉武帝准备在今后对四方用兵,威霸四方,是有将大明带入穷兵黩武之路,可是无论如钱谦益也相信,大明不会灭,终究会证明皇上这一次是对是错,心理上钱谦益会劝说朱慈踉放弃那样危险的念想,可是当他无法劝说朱慈踉放弃的时候,他也宁愿相信朱慈踉,毕竟朱慈踉已经给了大明很多次奇迹了,值得他赌上一赌。

钱谦益不想给皇上添麻烦,便不想多说。

“诸位,时辰不早了,望诸位日后更加尽心竭力辅佐皇上,老父告辞了!”钱谦益对着周围的众人说完后,便让车夫驱车离去。

眼睁睁的看着钱谦益马车离去,众位前来相送的官员无不露出失望的神色,钱谦益不肯说,他们又怎么能够打听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钱谦益离开南京城后,朱慈踉突然单独将李岩一人宣进宫内。

“微臣李岩,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待李岩起身后,朱慈踉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的跟李岩说了此次招他来的原因。

“李岩,钱谦益辞去了首辅一职,朕准备任命你为下一任首辅!”

什么!李岩瞬间瞪大了眼睛,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

“皇上,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