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部分 (第1/4页)

保持朝廷的信誉很重要,这一点,朱慈踉从一开始便放在心里。为了保持朝廷的信誉,朱慈踉不管是政令还是移民,或者是其他方面,从来都不欺骗百姓,一是一二是二,这么多年下来,也早已经养成了百姓相信朝廷的习惯。

所以,既然朝廷说澳大利亚条件好,好到什么程度,百姓都是毫不怀疑的。

随着报名移民的时间到来,中原各地百姓踊跃报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报名移民的百姓数量竟然就超过了八十万,而且更多的是全家十几口人一起移民。

大明鼓励生育,生得越多,税率越低,所以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三四个孩子,最多的一户十个子女。

别看半个月就有八十万人口报名,以为很多,实则也就一万户上下,距离朝廷预计移民的总数还差得很远。

大明中兴十九年五月,在五艘铁甲舰和二十艘神威级战舰的护航下,第一批三万移民在广州港登船,经过半个月的航行,到达悉尼港,先期安置在悉尼一带。

分配土地,耕牛,种子,以及房屋。

可以说,朝廷安排好了一切,只等百姓安居落户。

后续的移民也陆续来到悉尼港,悉尼一带安置满之后,向着其他沿海肥沃的地方安置,沿海安置完毕之后,才渐渐向内陆推进。

大明不仅为移民准备好了一切,更修建好了一条澳大利亚环岛铁路,都是当初的俘虏苦力修建完西伯利亚大铁路之后,转来澳大利亚修建的。

澳大利亚气候的确适宜,铁路也有,土地也确实肥沃,条件当真是太好了,比东南亚等地都要好得多得多,可以说澳大利亚移民是大明这么多年以来,次移民中最幸福的一批移民了,许多移民来到之后,简直跟到了天堂似的,面对大明日报记者的询问,移民们无不夸赞澳大利亚的好,脸上的笑容从未消失。

随着大明日报对第一批移民‘采访’后,回到中原实事宣传,中原百姓对移民澳大利亚更热切了。

到了大明中兴二十一年的时候,短短两年的时间,大明朝廷动用无数资金物力运送,几千艘大海船昼夜不停的往返,澳大利亚便已经移民超过五百万人口,也终于达到了朱慈踉当初设想的数量。

除了中原移民,澳大利亚还有几十万土着,当初大明赶在英国人之后,并没有如英国人一般对土着进行屠杀和奴役,而是同化他们。

被同化后的澳大利亚原住民,说着汉语,穿着汉服,又因为皮肤的颜色都一样,跟中原移民混在一起,不仔细分辨的话,根本分不出谁是原住民,谁是移民。

有因为澳大利亚足够大,原住民很早就分配到了足够的土地,自己的土地都种不完。加上‘中原’文明,史等极为辉煌,在同化的过程中,原住民不知不觉对大明朝廷和大明朝廷的根基‘中原’产生了敬畏,对‘中原’来的移民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丝敬意,所以哪怕中原移民大量涌入,原住民也没有什么不满,更没有与中原移民产生什么冲突,前所未有的平静。

至此,移民逐渐结束,大明澳大利亚人口也临近六百万。

时间继续一点一点的过去,中兴二十二年。

(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九章 中兴二十三年(二)

随着中兴二十三年的临近,距离当初朱慈踉设想的十年研发出无线电的期限越来越临近,科技院上下,忙得热火朝天,都希望能够在中兴二十三年成功研发出来。

“铛!铛!铛…”

随着南京皇宫新年钟声的敲响,二十三响,意味着大明迎来了中兴二十三年,也意味着,朱慈踉登基至今,已经达二十三年之久了,朱慈踉也从一个十五岁刚刚登基的少年,成为了现在三十八岁的中年。

朱慈踉膝下已经有五个皇子,七位公主。

最早的大皇子朱玄桦,二皇子朱玄钰,长公主朱慧敏等也都已经长大成人。

大皇子二皇子很早就被秘密下派到地方练。

“父皇,父皇!”朱慈踉刚踏进慈宁宫,先一步到来的长公主朱慧敏立刻跑过来抱住他的手臂。

说起来,朱慈踉这么多皇子公主,还是长公主与他最亲。

也不怪,皇子都是将来可能接任大统的人,朱慈踉不希望过多的宠爱,更不能偏宠哪位皇子,所以在所有皇子面前,他都是一个严父,只有在公主们的面前,他才是一个慈父。

长公主因为是第一个公主,而且长得跟董小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非常稀奇,所以从小便最得朱慈踉的偏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