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派系娜湛苋�摺�

“听众朋友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杨思雨,现在由我为你们播报新闻。我察哈尔英勇的三十七集团军官兵余昨日击溃了日军二十七师团与独立二十旅团。现在日军正想向热河承德撤退,我部正在奋勇追击”

察哈尔的电台通过电波把最新的战场动态与新闻传向了全国,就这样一场场牵动人心的战斗就这样传到了老百姓的耳朵里。

“哈哈,太棒啦!察哈尔军队打到热河去了!”

“小鬼子你也有今天!”

“哼,要让小鬼子知道咱们华夏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就是可惜了,要是北平也归察哈尔管,该多好!”

上海、天津、广州、济南等等,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阵阵抗日的热潮。

反观中央政府此时却是当起了缩头乌龟,除了发表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声明表示抗议,要求日军停止攻击北平之外,并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质的举动。

这也让一直对中央政府表示期待的人们深感失望。

在金陵大学里,一群学生们正围着一台收音机在接听着当天的新闻。

杨思雨的声音一如往常那般温柔亲切,“观众朋友们,我们现在接到了驻北平战的战地记者发来的电报。七月九日,北平华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与此同时,日本乘机从华夏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北平的枪声又响了起来。而在日本本土,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妄图用武力灭亡华夏。同胞们,日本人要把我们都变成他们的奴隶,我们能答应吗?”

随着杨思雨播报出来的声音,所有收音机前的学生们都愤怒了!

“誓死不当亡国奴!”

“是反抗的时候了!”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这时,一名学生跳上了一个高台大声疾呼道:“同学们,现在全国之大,却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原本我等在此一心求学,只为学成后报答国家,可现在日寇却连学习的时间也不愿给我们。同学们,有不怕死的给到察哈尔打鬼子去。”学生们都激动的高喊了起来。

最后,所有的声音都汇聚成了一句话。

“到察哈尔当兵打鬼子去!”

这时,一名白发苍苍的教授跑了过来,他看着操场上一张张还面带稚气而又朝气蓬勃的面孔,不禁老泪纵横。他忍着悲伤,颤颤巍巍的说道:“同学们,你们一腔热血报国的心情老师可以理解,也很支持。但是你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学好了知识你们才能更好的报答国家。”

为首的学生看着把一辈子的青春和心血都扑在了学生上的老教授,眼眶顿时也红了。

他动情的说道:“赵教授,我们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我等千里迢迢来此求学,不就是为了学习知识,以便学有所成报答国家吗?可是现如今的中央政府除了会抗议之外,他还做了些什么呢?纵观全国,也只有察哈尔在积极的抗击日寇了,我周正元不才,却也不愿意看着勇士们在为国流血拼杀,而自己却安然自得的坐在教室里学习”

这位叫周正元的同学说到此处,动情的环视了老教授和同学们一眼:“教授,同学们,正元先行一步了。待来日把日本人赶跑之后,若是正元有幸返回,则再来听教授您的教诲。若正元此去一去不返,到了清明时节还请同学们到察哈尔的国家公墓给正元上柱香。正元告辞了!”

周正元说完,一转身决绝的向校门走去。在他的身后是女同学们那哭红眼睛和男同学们越来越明亮的双眼。

这时,一名男同学走了出来向着老教授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就头也不回的向着校门口大步走去。然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走了出来,他们齐齐的给教授们鞠了个躬也追随着周正元的方向去了。

不知是谁开了头,此时的校园里飘荡起了一首前段时间察哈尔广播里播放的歌曲“如果祖国遭受了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就让鲜血染成最美的花;撒在我的胸膛上。战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华夏军魂!战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华夏军魂!”

老教授昏花的老眼里流出了几滴浑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