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到底是小孩子,提到玩一身的浑劲儿,顾砚龄就这般被钰哥儿给拉到了宁德院去。

到了宁德院,果然各房的嫡女都来了,哪怕是禁足中的顾砚锦和顾砚朝。

毕竟,人家世子亲自邀请,一两个不去,的确让人猜疑。对此,顾砚龄并不意外。

大家各自见了礼,傅老太太少不了要叮嘱几句,这才高兴的放了行。

待车马行到了后海,随行的醅碧先掀帘下了车,搭好了脚凳,这才小心扶着顾砚龄下来。

后海东起成安门大街,西至后街口,极目而去,十里长堤,垂柳拂岸,和煦的清风裹着暖阳,携着淡淡的水汽拂面,青翠嫩芽的杨柳枝依依落在碧波水面上,时而漾起一圈一圈的涟漪,逗的鱼儿时而浮上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倒似是与人嬉戏般。偶有几声虫鸣从那青草湿润处传来,的确是惬意舒适的很。

而两岸之上,处处都是酒肆茶坊,莺歌楼台,偶然踏入周边的小巷里,便是扑鼻的小吃香味,用糯米捣成粉蒸熟扭成油条状,煎的金黄的,再滚上一圈以燕麦、冰糖、花生、核桃碾成糖粉的洋糖饺子,还有芝麻、花生、冰糖作馅儿,外面酥脆,一口咬下去,里面软软糯糯的油糕。(注:此处的吃食都是姒姒家乡特色小吃,姒姒儿时最喜欢的,至今回味无穷~)

这里无不是小儿少女们最喜欢的地方。

这会子阳光洒落在后海泛蓝的水波上,闪着跃然的光芒,几条仿秦淮的画舫停在其间,扇花窗,隐隐的有琵琶之声越过水面,传入岸边,随之便是婉转软糯的吴侬小调,让人恍神间,只当是到了秦淮河畔。

“倒是有些日子没来过后海了。”

顾子涵身穿素青锦袍,与薛原走在前面,笑着说了一句,随即转头对行在后面的顾砚龄道:“我还记得你喜欢吃那街口巷子里的洋糖饺子。”

“至于钰哥儿”

顾子涵转而看向揪着顾砚龄衣袖兴致高涨的钰哥儿道:“我还记得咱们钰哥儿被那油糕里的热糖浆给烫过嘴。”

顾砚龄闻言不由唇角一翘,笑出声来,钰哥儿被臊的有些不好意思,紧巴着顾砚龄,垂着小脸嘟囔道:“大哥就喜欢笑话我。”

小孩子这般模样把众人都逗笑了。

“一会儿子叫几个仆子去替龄姑娘和钰哥儿买了这些小点送来尝尝。”

一旁的薛原睨了眼前默然的少女一眼,再看闻言顿时欣喜盎然的钰哥儿,唇角不置可否的一扬,果然小孩子容易讨好的多。

随即薛原以折扇指着不远处停在岸边的画舫道:“画舫已经订好了,咱们这就上去,这会子游湖是最好不过的。”

顾砚朝眼眸亮亮的,此刻眼里只有个薛原,旁的人于她而言已是空气,听到薛原这般安排,不由微红着脸低了颌,对接下来的相处颇为期待。

待众人从甲板上小心上了画舫,进了里间二楼,画舫便缓缓驶离河岸,向中央行去。

画舫二楼宽敞明亮,摆设古朴而有格调。薛原邀请众人围桌而坐,随即便有早已等着的丫头托盘而上,除一些时令瓜果点心,便是一盘金黄肥美的蒸蟹。

随后丫头们将一碟碟以姜丝、镇江陈醋、生鲜酱油和搅了糖料的蘸酱小心摆在众人桌前,吃蟹的“蟹八件”更是摆在手边,一应俱全。

“这是方从南方水运而来的,就只这么些,请各位尝尝鲜。”

看着犹冒着热气儿,裹挟着蟹香的螃蟹,的确是让人食欲顿生。但到底都是大家闺阁的人,倒都不好动这第一筷。

薛原逡巡一眼,这才笑然自若的起身,将这第一只蟹竟送到了钰哥儿的盘中。

“钰哥儿尝尝,这里的螃蟹,与那街口的油糕哪个好吃。”

钰哥儿原小,见眼前的薛原丝毫没有世子的架子,分外平易近人,不由平生出几分好感来,顿时扬着小脸笑道:“阿钰谢世子。”

薛原见此,唇瓣微扬。

“我与你长兄既是多年的朋友,便无需那般生分,你唤我哥哥便好。”

钰哥儿闻言,也未多想,又点了点头笑道:“世子哥哥。”

薛原温然一笑,随即坐回去对身旁的顾子涵道:“你我同窗多年,便无需我再客气了吧。”

顾子涵原本爽直,因而笑着道:“那是自然。”

说着,顾子涵便送了一只到顾砚龄的面前,顾砚龄笑然接过,低头间看到钰哥儿盘中的螃蟹不由眸间一暗。

但也只一瞬,顾砚龄便将那抹暗淡掩在眸底,优雅地拾起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