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1/4页)

“臣妾甘愿入宫为妾,不是因为荣华,也不是为了太后,只是为了那一日,或许殿下已经不记得,可臣妾却从未忘记,因为那一日便是臣妾将心交到殿下手里之时。”

少女说着说着,不由微微滑下泪来,却是不去拭,只是渐渐将一切化为唇边的恳求道:“臣妾知道殿下对长孙妃的心,臣妾不敢再去奢求,更不敢与长孙妃去争夺什么,可臣妾已经入了毓庆宫的门,生是殿下的人,便是死也要留在这里,这是我们管氏儿女的尊严,臣妾只求殿下不要将臣妾的一颗心视为无物,臣妾只是想留在毓庆宫,远远地看着殿下,侍奉殿下,望殿下能够成全。”

话一说完,眼前的少女深深地叩首下去,久久未起,柔弱的肩膀却是微微地耸动起来。

像是过了许久一般,殿内终于响起了声音。

萧译看着眼前的少女,平静出声道:“退下吧。”

这一次的少女没有再迟疑,缓缓的抚裙起身,看了眼埋案于前的人,恭谨地行礼退了出去。

仿佛一切,都未发生过。

而当管彤走出书房,平静的眸中却是微微泛着一丝异样的光芒,随即隐没。

……

第二百八十三章 盛怒

十二月的上旬,辽东再一次传来捷报,由辽东总兵顾敬明所派出的精锐骑兵出击二百里,逼近地方左部大营,而身先士卒的副总兵顾子涵则生擒鞑靼部长四人,随即于半月后,在鞑靼再次逼近辽河以东时,顾敬明使用计谋,乘人不备偷袭了鞑靼的粮草大营,一把火将那大营烧的极为惨烈,使得鞑靼不战而败,直撤退至五百里以外。

一时之间,顾敬明的威名如星星之火般,渐渐传入了鞑靼部落之间,使得敌人战战兢兢,每每遇到顾敬明军队的旗帜,便会望风而逃,以至于不过数月,顾敬明便带领着部下赢了大大小小十几场战役,在众人眼中几乎是战无不胜。

在这样赫赫的战功之下,建恒帝龙颜大喜,当即封顾敬明为长宁伯,而每每冲锋陷阵,勇往无前的顾子涵则被升为了锦州总兵,圣旨一下,便当即由御前的人百里加急送往前线。

顾家从那一刻起风头极盛,对于从前的战神郭家俨然有取而代之的意思,这瞬间成为了一把锋利的刀,直直逼向顾太后,使得郭太后越发不安起来。

下发圣旨的第二日,欣然的意味还未从皇帝的心头退散,建恒帝一下朝,批完了奏章,便当即命乐坊的人前去乾清宫的东暖阁侍奉,用以助兴。

悠扬而好听的琵琶声如落盘的玉珠般渐渐升起,东暖阁内的掐丝珐琅云蝠纹三桃式熏炉燃着淡淡的龙涎香,打开软帘,便是和着暖意的香味丝丝扣扣地滑过鼻尖,让人心旷神怡。

建恒帝眉头难得舒缓的靠在软塌上,右手微微屈起,支着自己的额际,享受的阖着眼,而在其两边,便坐着数位乐师,唯独一位身着粉紫宫裙的少女坐在其面前,怀中自然而美妙的抱着一把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眉目间温柔而姣好,唇角勾起浅浅的笑意,指尖拨弹间,便是一首绝妙的好曲。

建恒帝闻曲指尖微微屈动,渐渐坠入那曲声中,直至少女的素手朝着弦心一划,才到了一曲终了之时。而方才那曲调,似乎还犹在耳畔,犹如绿嫩芭蕉叶上的露珠,轻轻的滴落。

“好,弹得甚好。”

抚掌之声陡然在阁内升起,宫裙少女看到建恒帝赞叹的笑意,不由微微颔首,羞赧而温柔道:“嫔妾的曲子只是尚入得耳罢了,难为陛下坐在此聆听了。”

建恒帝闻言当即朗声大笑,随即点着眼前似娇似羞的少女道:“你这若只算是尚入得耳?只怕就无人弹得好了。”

原来,这弹琵琶的少女正是开春由浙江巡抚选送入宫,美名传入皇帝耳中的淑女卫氏,自从位列妃嫔后,便凭着美貌与琵琶得到圣心,连连晋升,一年未满,便已到了如今,坐上了如嫔之位。

如嫔,如嫔,只从这封号,便能看出此女有多如皇帝的心。

此时的如嫔闻言微微含笑,恍然间又突然想起什么般,微微抬头,娇俏的脱口道:“从前宋淑女的琵琶比嫔妾更好,嫔妾听了,也是自愧不如。”

“哦?”

皇帝闻言微微挑眉,眸中不由浮过一丝好奇与期待道:“哪位宋淑女,朕竟是不记得了。”

如嫔闻言眸中微微浮过一丝遗憾,却还是笑着道:“只可惜了,宋淑女当初也不知怎的,莫名落了选,那样好的琵琶,陛下却是听不到了。”

话音一落,皇帝眸中微微浮过一丝不豫,只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