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 (第1/4页)

当下,花荣手提长枪,前面开路,花木兰则亲自殿后,引领着八千士卒,穿梭在土鼓至长白的这条必经之路上。

东方五十里之处,袁军的斥候已经刺探到了花荣队伍的行踪,速速向袁谭禀报:“启禀将军,有一支汉军打着‘花’字旗号,自土鼓方向而来。”

“好!”袁谭击掌而起,“命伏兵准备!”

高欢却建议道:“长公子请听末将一言,汉军远来定然会小心翼翼的提防埋伏,若是伏击不成,弄不好会打草惊蛇。不如采取循序渐入,诱敌深入的方法,把汉军引进包围圈的中心之后,再全力伏击。”

袁谭颔首:“嗯,此计不错,就由你全权负责指挥伏击花荣的这场战役!”

“诺!”高欢大喜过望,领命而去。

目前袁谭麾下的人马,除了围困太史慈的萧摩诃、尔朱荣、石虎等人之外,张郃率领了八千人在西面的险要之处伏击李靖军,而高欢则在南面伏击魏延的援军,袁谭亲自率领一万人坐镇邹平城下,调度指挥。

看看天色尚早,花荣催兵疾进,在一处山谷中遭遇到了袁军的伏击。但规模不大,伏兵只有区区三百人左右,被花荣率兵一阵杀散,继续率兵前进。

又走了五六里,再次杀出一支伏兵,规模还不如之前的大,只有区区两百人。花荣枪、箭并用,杀的伏兵落荒而逃,汉军俱都松了一口气,一个个开怀大笑:“这样的伏兵,何足为惧?”(未完待续……)

三百八十七 天意难违

连续遭遇小规模的伏兵,花荣一直紧绷着的神经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在马上对左右笑道:“看来袁谭兵力不足,纵然设下了埋伏也是这般小规模。既然如此,那又何必畏惧与他?救人如救火,大家全力进军,争取在明日傍晚杀进长白沟,会合太史子义!”

得了花荣命令,近八千名汉军纷纷加快脚步,希望能够在天黑之前穿过这片崎岖的山谷,寻找一个宽阔平坦的地方安营扎寨。

队伍又走了七八里,,道路更加崎岖狭窄,最窄的地方仅仅只能容纳一辆马车穿过,再加一匹战马也是不行。这让花荣不禁暗自皱眉,召唤向导过来询问道:“从这里去邹平境内的长白沟还有没有其他道路?”

向导拱手道:“回将军的话,除了这条山路之外,要想抵达长白沟需要绕道乐安,将会使得路途增加两倍有余。”

“那还是算了吧!”

花荣只好放弃了改道的打算,从现在所处的地方到达太史慈受困的长白沟还有七十里左右的路程,若是绕道乐安那就要再走一百四十里,连续的急行军对于将士们的体力是个极大的考验。

当下,花荣下令全军稍作休整,加派了数十名斥候到前方查探敌情。约莫半个时辰之后,斥候来报:“启禀将军,前方未发现敌军踪迹,请将军安心通过!”

“全军急行,不论昼夜,一定要穿过这条山道之后才能扎营休整!”花荣长枪一招。率兵向前急行。

全军在崎岖的山道中跋涉,又走了十来里路。天色逐渐黑了下来。花荣吩咐就地埋锅造饭,吃完之后点起火把。连夜进军。

暗夜,山坡,丛林,险道。

高欢把手下的八千将士分成了数拨,前面设置了两批小规模的埋伏,自己则精挑细选了五千名最精锐的士卒,在草木最为茂密,恰好汉军又要半夜通过的这地方隐蔽起来,成功的瞒过了花荣的斥候。

高欢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唯恐自己率领的主力杀不死花荣,又把剩下的将近三千人隐蔽在深山之中。吩咐自己的副将,等汉军大队人马通过之后,便从隐藏的地方杀出来,在汉军的退路上设伏,等花荣率部撤退之时再伏击汉军一次,争取最大程度的杀伤汉军。

“来了,汉军来了!”

夜色苍茫,山路中逐渐响起了人喊马嘶之声。蜿蜒的火把从远处逶迤而来。

“全军做好伏击准备,只等本将一声令下,便乱箭齐发!”高欢脸色阴沉,冷声说道。

得了主将的吩咐。隐蔽在山路两侧的袁军纷纷弯弓搭箭,强弩上弦,暗中准备好了滚石擂木。只等高欢一声令下,便乱箭齐发。

花荣小心翼翼的行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不时的举头眺望,只见山路两侧树木丛生。枯草密集,不由得暗皱眉头:“斥候何在,到山上查探一番,看看可有异常?”

“诺!”

得了花荣吩咐,七八个精壮的斥候将弯刀挂在腰间,准备去攀爬山坡。

忽然间一通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