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部分 (第1/4页)

郑和苦笑一声,表示自己也看不懂了,继续验票:“糜美人选的是德妃娘娘。”

“陈昭容选的也是德妃娘娘。”

“薛美人选的还是德妃娘娘。”

刘辩眉头几乎蹙成了疙瘩:“这到底几个意思?你不是说上官美人去拜访过陈圆圆、薛灵芸、糜真三人么?她是得了太后的授意去给甄氏拉票的,怎么可能太后选甄宓,他们却一致的选武如意,这到底怎么回事?”

“奴婢……奴婢也不知道啊!”郑和额头冒汗,“奴婢不记得发错选票啊,每一张票奴婢都亲手发下的,奴婢敢用脑袋担保。”

郑和给刘辩跑腿了将近十年,的确从来没出过差错,这一点刘辩还是比较信任,挥挥手:“继续验票,朕倒要看看怎么回事?”

除了何太后之外,已经有十一个嫔妃的选票水落石出,剩下的还有五张,在全部揭晓之前,真相有点扑朔迷离了。

“步昭仪选的甄娘娘!”

“孙修容选的甄娘娘。”

“张美人也是选的甄娘娘。”

听到这里,刘辩对真相已经猜了个十之**:“朕弄错了啊,不是这些嫔妃对武如意阳奉阴违,而是武如意以退为进,让这些嫔妃选的甄宓啊!”

郑和不敢接话茬了,继续验票:“这张是武德妃的选票,选的果然是甄昭媛。”

最后一张打开,自然就是上官婉儿的选票了:“最后这张是上官美人的,选的是……德妃娘娘。”

事情至此,真相基本上已经揭晓,上官婉儿对何太后阳奉阴违,反其道而行之给武如意拉票。武如意以退为进也好,主动退让也罢,给甄宓拉了选票。而甄宓投给了武如意,刚刚进宫的赵飞燕不甘寂寞,也兴奋作浪违背自己的意思选了武如意,真是好一场跌宕起伏的后宫大戏啊!

这选票就像一张照妖镜,让所有的文武大臣和后宫嫔妃,把自己的内心毫无遮拦的展现在了刘辩眼前,可以说这场皇后大选收获颇丰,至少让刘辩看清了每个人的庐山真面目。

“哈哈……”刘辩忽然大笑一声:“套路玩的深,谁把谁当真?套路,都是套路啊!”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十几个女人汇聚一堂,而且许多是做过皇后、嫔妃的宫斗强人,甚至还有武则天这样的一代女皇,如果和睦相处那才见鬼了呢!

刘辩觉得这样也挺好,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任他孙猴子本事再大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要想完全没有风波那是不可能的,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上面压制着不让这些心机婊翻出浪花来就万事大吉。

须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皇帝至察了就后宫反而更加混乱,万事和为贵,哄为上策,大棒加萝卜才是王道!(未完待续。)

一千一百二十 君臣的小船说翻就翻

大年初四,太极殿,早朝。

换了一身崭新龙袍的刘辩在宫女掌扇的簇拥下,后面跟着三宝太监,龙行虎步的走上太极殿,准备与群臣商议立后事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在刘基、荀彧的带领下一起抱着笏板施礼,山呼万岁。

由群臣先奏事,把过年这几天压着的大事挨着处理了一遍,最后由刘辩提出了今天朝议最重要的事情:“诸事处理完毕,那么就商议一番立后之事吧?经过昨日诸位爱卿与后宫嫔妃们的选举,甄氏一票险胜武氏,正应了双星曜空的吉兆。着司空孔融筹备立后事宜,择良辰吉日举行立后大典!”

孔融立即出列领命:“臣遵旨!”

孔融刚刚退下,面色忧郁的左丞相荀彧就迈步出列:“陛下,臣荀彧有本启奏!”

刘辩从荀彧的脸色上嗅到了不好的气息,昨天票选结果之后就看到荀彧脸色铁青,此番他突然出列,怕是与立后之事脱不了干系。

“荀爱卿有何事启奏?直说无妨!”

荀彧却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一脸唏嘘与回忆:“臣犹记得十年之前,陛下御驾亲征虎牢,征讨逆贼董卓。返程途中前往颍川拜访微臣这一介布衣,不由得让彧感激涕零,遂许陛下以驱驰……”

“荀彧不正面说事,却打起了感情牌啊!”刘辩手抚胡须在心中暗自思忖,清了清嗓子,直了直身子,尽量让自己显得更霸气一些。

“是啊,荀卿说的朕还历历在目,当年朕亲征虎牢,地盘不过建业、吴郡两地;武将只有秦琼、岳飞、甘宁、徐晃等人,兵马不过两万,被吕布单骑夜袭,差点要了朕的性命。弹指间,十年已过,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