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部分 (第1/4页)

商议停当,刘辩立即修书两封,分别用信鸽连夜寄给淮南的诸葛亮与薛仁贵,让二人依计行事。

张良辞别天子,离开乾阳宫后连夜去了一趟薛府,拜见了薛仁贵的妻子柳银环,谈话内容不详。

但次日天色甫一大亮,柳银环就带了长子薛丁山,次子薛嵩,以及女儿薛金莲秘密离开了金陵,前往淮南一带寻访薛仁贵去了。

宋县,汉军大营。

因为天气寒冷,所以汉魏两军都处在罢战的状态,诸葛亮率领的十二万兵马屯驻在宋县城外,与北面相隔八十里的十五万曹操主力大军南北对峙。

自从薛刚被铡、万年公主投井而死的消息传到宋县大营之后,薛仁贵就已经连续三天不去参加军议,每日在自己的帐篷中饮酒,看起来意气消沉,惹得将士们议论纷纷。

诸葛亮安抚众将道:“薛将军家中遭遇巨变,痛失爱子、爱妻,惹得流言蜚语,心情郁闷也是情有可原,大家也不必多想。过些日子,薛将军的心情自然就会好转了!”

忽有来自汝南的官吏来报:豫州刺史谢安筹备了二十万石粮食,准备送到宋县大营补充军需,因为曹军在谯郡虎视眈眈,为了避免出现差池,请派遣一员大将率军前往汝南押解粮食。

(ps:关于谋略、统率什么的,真叫一个难写!尤其是当写到谋略、统率越来越高之人出场时就越难写,因为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他的水平,殊不知这些都是由作者来构思的。

韩信、白起、张良也不会托梦告诉剑客这仗该怎么打,这计策该怎么制定,没有史料、没有记载,全靠作者瞎编。然后还有人嘲笑作者智商低,计策幼稚,对手变弱智光环。确实,如果作者有张良、韩信的水准,就不绞尽脑汁的写网络小说了,大家随便看看就是了,计策神马的也别当真!

说起来网上也没有几本像样的军事争霸文,因为谋略、统率这东西根本不适合网络小说,一本三国演义罗贯中不说写了一辈子,至少也花了半生的心血,一个计策还不知道想几个月。而网络小说明显不行,你今天想不出来也得更,一个计策想半年,你闹着玩呢?

我会说这章从梳理人物,统计任务,再到构思,下笔出炉,花了七个小时的时间,计策这东西吧,都是虚的,看看就行,还是那句话别当真。)(未完待续。)

一千三百三十八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得知谢安要送粮草过来,诸葛亮扫了麾下文武一眼,朗声问道:“宋县距离谯郡不过七八十里路程,曹军若得到消息,随时可能前来劫粮,诸位同僚认为该派何人去押解粮草?”

诸葛亮麾下的文武除了薛仁贵之外,谋士有朱升与陈宫,武将还有韩世忠、马岱、姜维、朱桓、梁红玉等人,在龙且、尉迟恭、郭淮等人支援青州后已经有些捉襟见肘。

既然手下人才不够用,诸葛亮便内部挖潜,并通过自己岳父黄承彦在荆襄一带招揽人才。在这战火连天的年代,不仅仅只有君主可以招贤纳士,作为军团主将同样有这个权力。

诸葛亮首先从姜维麾下发现了一名少年骁将,姓文名钦,表字仲若,年方十七岁就已经生的虎背熊腰,膂力过人,手中使一条长枪,寻常士卒三五十人近不得身。

这文钦本是谯郡亳县人,说起来也是大魏皇帝曹孟德的同乡,因其父亲文稷五年前加入了汉军,后来被分到姜维麾下担任校尉,所以这文钦弱冠之后便来姜维手下从军。

经过几次大战,姜维发现文钦枪法不俗,远胜其父亲文稷,于是向诸葛亮举荐,先后担任军候、军司马,目前已经被擢升为偏将,成为了诸葛亮手下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当然,文钦做梦也不会想到,大汉天子身边的贴身护卫文鸯在正史中就是自己的儿子,与兄长文成都几乎是距离刘辩最近的武将;算得上大汉举足轻重的人物,若是随便去抱抱大腿,地位也会比现在高得多。

除了文钦之外,诸葛亮又从军中将一名年轻的军司马张嶷擢升为偏将,闲暇之余,时常指点兵法,传授用兵之道。

此外,黄承彦又举荐了两名孙策的旧将贾华和宋谦到诸葛亮麾下效力,随着刘辩先后纳孙尚香、虞芷若入宫,又起用了孙武、张昭、吕范、朱治等孙氏旧部,贾华与宋谦心中的顾虑早已荡然无存,一起来诸葛亮麾下投奔,被加封为牙门将,留在帐下效力。

诸葛亮话音刚落,陈宫便首先开口:“曹操麾下骑兵来去如风,典韦、许褚、夏鲁奇皆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要想确保粮草万无一失,唯有薛镇北或者韩良臣将军方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