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姜尚望都不望他的消失,对他来说真正该在意的,是仙人知道后的情况。

远方战鼓已响,喊杀声传入营中,等纣王一死也将开始他与魔物的约定,灭商之后,封神亦该结束。

天色大亮,午门前纪云晓代替姜尚升帐,传令要道士止步,全由大小诸侯众将奋力上前,号令一下,诸侯更齐声回道:“但凭元帅命令,万死不辞。”

炮声响亮,诸侯随阵势一一在午门外排列停步,前方纣王全身披挂,传令排出仪杖,率御林军迎敌,鲁仁杰随之保驾,雷昆鸟、雷鹏为左右翼。

逍遥马上,纣王提金背刀,扛日月龙凤旗拍马出午门,但见诸侯阵容严整,兵精将勇,姜尚弟子门人更是仙风道骨,二十四对军政官簇拥大红伞,伞下是乘着四不像的姜尚;本尊的姜尚去了昆仑,这分身当然是杨戬客串。

在纣王面前的他已是九十八岁高龄,二鬓银白,全身甲冑瞧来颇有丰采,身后是东、南、北三伯侯,拥着武王姬发,恍似天下尽归于他。

纣王看罢,喝问道:“来者是否为姜尚?”

“正是老臣。”杨戬欠身施礼,换得纣王一连串的斥责,因他是以老脸出现,也让纣王想起昔日逼他建鹿台不成之事,“原来是你,你本是商臣反逃西岐,累败王师又会天下诸侯,共谋反叛此等行为,岂是人臣应有?”

“陛下此言差矣。”杨戬开始庆幸自己还算能言善道,先驳斥了纣王责难,再当诸侯面前,将纣王的十大罪状朗读一次。

他一念完,纣王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天下诸侯同声吶喊:“杀此无道昏君。”

姜文焕急于为父亲、姐姐报仇,一马当先杀出;鄂顺为报父仇,紧跟上前助战,二侯再不讲君臣之分与纣王杀作一团。

崇应鸾见二侯战他不下,也来助阵,纣王一人敌三竟不露败相,黄飞虎、闻仲看了暗暗点头,昔日二人教他的,他亦没忘半点。

武王见三侯与天子大战也想上前,杨戬急忙拦他,更宣告擂鼓,一听鼓声扬起,诸侯、众将一拥而上,鲁仁杰、雷昆鸟、雷鹏奋勇迎敌。

即使身陷重围,纣王反越战越勇,大喝一声砍倒鄂顺,鲁仁杰随之枪挑林善,诸侯见折损二人更怒,混战之间,不知是谁刀劈雷昆鸟,又是谁打死鲁仁杰,更有人一棍结束雷鹏,身旁三将全死,纣王再神勇亦只得退后。

姜文焕瞧他欲逃,收刀取鞭往前挥拍,应声击中纣王后背,可他虽几乎落马仍顺利逃进午门,今此一战虽胜,反折了南伯侯鄂顺等二十六员将领。

“没想到纣王实力如此坚强。”杨戬为之傻眼,黄飞虎不意外的接话,“他自小由闻仲一手调教,与我来比的话,武术该在伯仲之间。”

以那些诸侯的实力衡量,要赢过纣王,简直是难如登天,若是持久打消耗战,说不定勉强能有几分胜算,可纣王是否会出来再战还不一定。

“若让他选择落幕,他不会希望战死。”闻仲苦笑,“他是个自傲的孩子,哪能死在众人之前恍如叛逆,天下间能杀他的仅有他自己。”

“此战之后,我们等他自行落幕即可,倒是——”赵公明骤然拉过伪装的杨戬,“你不是姜尚吧?你骂人难得会留人些许余地?”

杨戬苦笑卸下装扮,“仙人说了师叔有事要上昆仑,听说是有关封神榜之事,于是仙人便要我上场装个样子,该给的指示仙人也预先给了。”

“姜尚不在。”赵公明安不下心,闻仲被他一望也懂了,“天祥他们要托你照应,我顾着飞虎、武王他们,分不了身。”

“没问题。”赵公明应允,再回头看那听不太懂的杨戬,“你要庆幸你不在封神榜上,姜尚的身份你继续扮演,待纣王为自己弄个落幕,你再处理一切。”

“为什么?”杨戬不懂,纪云晓忽然飘出,“你继续扮演姜尚也没啥不好,反正有我在一旁看着,不会有事,倒是得小心轩辕坟三妖来袭。”

“她们还想打?”闻仲不信,纪云晓苦笑,“不一定,为了纣王也为了多年来的交情,再为了封神上的名单,可能会稍稍肆虐一下。”

“我明白了。”闻仲转身拉着黄飞虎走开,杨戬变回姜尚跟着纪云晓回到原位等候,赵公明则回到军中,寻找那群幸而未死又同在封神榜上的他们。

纣王兵败负伤回到金殿坐下,飞廉、恶来二位佞臣向他走来,“陛下神勇无比,百万军中斩将数员,仅要鞭伤一好,再与他们对战,必能胜过反叛。”

“忠良已尽,还有什么脸面再争?”纣王瞥去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