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河南、县卢氏、蠡城、阳巿、宜阳、洛阳,合伊瀍谷涧之水,至巩县而入河也。《尚书》称: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是也。(又《周礼》:雍州,其川洛汭。此洛一名漆沮。出冯翊。此关辅之水,非河南洛水。又《水经注》云:洛水出漳山,东经洛县及新都,与湔水合流。此又在蜀土。)《淮南子》云:洛水轻利宜禾。《述征记》云:洛水底有矾石,故上无冰。洛之神曰宓妃。(周灵王时,谷洛二水斗。)

§事对

【会涧 按河】会涧见叙事。《河图》曰:洛水地理,阴精之官;帝王明圣,龟书出文。天以与命,地以授瑞;按河合际,居中护群。王道和洽,吐图佐神;逆名乱教,摘亡吊存。故圣人观河洛也。

【鱼跃 凤翔】鱼豢《典略》曰:汤东观洛,沉璧,黄鱼双跃,出于坛。曹植《两仪篇》曰:帝者化八极,养万物,和阴阳。阴阳和凤,至河洛翔。

【凤集 龙见】沈约《宋书》曰:黄帝斋于中宫,坐于玄扈洛水之上。有凤皇集,不食生虫,不履生草。其雄自歌,其雌自舞。《易乾凿度》曰:帝王始兴将起,河洛龙见。皆察其首,黑者人正,白者地正,赤者天正。

【黑玉 丹书】《帝王世纪》曰:汤时,有神牵白狼衔钩入殷朝者,乃东观沉璧于洛,获黄鱼黑玉之瑞。于是始受命称王《淮南子》曰:古者至德之运,珠玉润泽,洛出丹书,河出绿图。

【玄龟 青鲤】沈约《宋书》曰:玄龟洛书者,天符也。王者德至川泉,则洛出龟书。《河图》曰:黄帝游于洛,见鲤鱼长三丈,青身无鳞,赤文成字也。

【龟畴 凤柙】《尚书》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孔安国注:畴,类也。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黄录》曰:帝坐玄扈洛上,与大司马容光左右辅周昌等百二十人,临观。凤皇衔图置帝前,图以黄玉为柙。

【笙凤 玉鸡】《刘向列传》曰:王子晋好吹笙,作凤皇鸣于伊洛之间。有道士浮邱伯,接以上嵩高山。《帝王世纪》曰:昭灵后名含始,游于洛池。有玉鸡衔赤珠,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含始吞之,生汉祖刘季。

【尧坛 周观】《尚书·中候》曰:尧沉璧于洛,玄龟负图出,背甲赤文成字止坛。《帝王世纪》曰:武王伐纣,营洛邑而定鼎焉。今洛阳西南洛水之北有鼎中观是也。

【轩游 周卜】《帝王世纪》曰:黄帝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今《河图·视萌篇》是也。《尚书》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曰:“我又卜瀍水东,亦惟食。”

【夏竭 周斗】《史记》曰: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昔伊洛竭而夏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山崩川竭,亡之徵也。”《国语》曰:周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水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曰:“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通也;泽,水之钟也。夫天地聚于高,归于下。今吾执政,无乃实有所僻而祸夫二川之神,王卒壅之,王室大乱。”贾逵注曰:两水会,似于斗。

【张禊 潘居】张协《洛禊赋》曰:夫何三春之令日,喜天气之絪缊。和风穆而布畅兮,百卉晔而敷芬。顾春服之既成兮,将祓除于水滨。潘岳《闲居赋》曰:退而闲居于洛之涘。

【明珠 藻玉】明珠见下曹植赋。《山海经》曰:秦冒之山,洛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其中有藻玉。

【沉璧 坠钟】《帝王世纪》曰:汤沉璧于洛,获黄鱼黑玉之瑞。孙岩《宋书》曰:高祖平关洛,致钟虞旧器南还,一大钟坠洛水。

【青云浮 赤光起】《尚书·中候》曰:武王观于河,沉璧礼毕,且退。至于日昧,荣光并塞河沉璧,青云浮洛,赤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吐之而去。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曰:“今圣历钦明,天下乐业,青云浮洛,荣光塞河。”《尚书·中候》曰:尧率群臣,东沉璧于洛,退候至于下稷。赤光起,玄龟负书出,赤文成字。宋均注曰:稷读曰侧。

【九日温 七夜雨】《易乾凿度》曰:帝盛德之应,洛水先温,九日乃寒,五日变为五色玄黄。七夜雨见上轩游注。

§赋

【魏曹子建《洛神赋》】余从京师,言归东藩,北过伊阙,越轘辕。以通谷,凌景山,容与乎阳林,流盻乎洛川。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彼何人斯?若斯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