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1/4页)

【噪鸦 去黾】并见叙事。

【张天 连云】沈约《宋书》曰:桓玄使桓谦屯东陵口,卞范之屯覆舟山西,高祖躬先士卒以奔之。东北风急,因命纵火。烟涨天,谦等诸军,一时土崩。刘向《熏炉铭》曰:中有兰麝,朱火青烟;蔚术四塞,上连青云。

【五色 四合】《许迈列传》曰:迈少名映,有道术,高平阎庆就映受业。庆方去,映为烧香,五色烟出,映亦去,莫知所在。潘尼《火赋》曰:玄烟四合,云蒸雾萃。

§诗

【梁简文帝《烟诗》】浮空覆杂影,含树密花藤;乍如落霞发,颇类巫云登。映光飞百仞,从风散九层;欲持翡翠色,时出鲸鱼灯。

【陈张正见《浦狭村烟度诗》】茅兰夹两岸,野燎烛中川;村长含夜影,水狭度浮烟。收光暗鸟弋,分火照渔船;山人不炊桂,樵华幸共然。

○火第十六

§叙事

谯周《古史考》曰:古者茹毛饮血。燧人初作燧火,人始燔炙。《元命苞》曰: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其立字,人散子者为火。《说文》曰:,蒸火也;煨,盆中火也;熛,火飞也;颎�龠,火光也。《左传》曰: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春秋繁露》曰:若人君惑于谗邪,内离骨肉,外疏忠臣,咎及于火则大旱,必有火灾。《春秋潜潭巴》曰:火从井出,有贤士从人起。(火明,贤者象。贤者屈滞,象从井出。)《周易》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又《春秋繁露》曰:若火不炎上,秋多电,由王者视不明也。《国语》曰:火焚其彝器,子孙为疑,由王者篾弃五则。(则,常也。)《风俗通》曰:夫火者南方阳,光辉为明。圣人向之而治,取其象也。

§事对

【化雀 流乌】鱼豢《典略》曰:秦伯出猎,至于咸阳,有大鸟流下,化为白雀,衔绿丹书,集于公车。《史记》曰:武王既渡河,有火自上复下,至于王屋,流为鸟,其色赤。

【外照 内阴】湛方生论曰:俗之谈者,以为火外照无纳影之能,内鉴无朗暗之功。张隐《文士传》曰:离火阴居内,故鉴之可映。

【焚芝 爨柘】《抱朴子》曰: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井焚。《淮南子》曰:夏爨柘燧火,冬爨松燧火。

【登库 构祠】《左传》曰: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汉书》:陈胜、吴广聚祠中,夜构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是也。”

【束缊 徙薪】《汉书》曰:蒯通曰:臣之里妇,与诸母相善。夜亡肉,姑以为妇盗,遣之。里母即束缊请火亡肉家,曰:“昨夜犬得肉,斗相杀,请火以埋之。”桓谭《新论传》曰:托言淳于髡至邻家,见其灶突直,而积薪在旁,谓曰:“此有火灾。”即更为曲突而远徙其薪。

【光戟 生矛】沈约《宋书》曰:晋惠帝永兴元年,成都王伐长沙,每夜戈戟锋有火光,如悬烛。《汉书》曰:车师后王姑句家,矛端生火。其妻败訾陬谓姑句曰:“矛端生火,此兵气也。”

【蔽窗 涂隙】魏收《后魏书》曰:祖莹好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人所觉。《韩子》曰: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故丈人无火难,白圭无水患。

【连鸡 结牛】何法盛《晋中兴书》曰:殷浩北伐,江攸为长史。攸取数百鸡,以长绳连脚,皆系火。一时駈放,飞过堑,集于羌营,火皆燃。《史记》曰:骑劫攻即墨,田单取牛千头,缚矛其角,结火其尾,穿城而出,壮士随牛后出。火明,所触辄死。

【珠扦 荷厌】《国语》曰:楚王孙圉聘于晋,谓赵简子曰:“珠足以扦火灾则宝之。”沈约《宋书》曰:殿屋之为圆泉方井兼荷华者,以厌火祥。

【焰焰 烈烈】《尚书》曰: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诗》曰: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

【泥中 水上】魏收《后魏书》曰:张天锡时,有火燃于泥中。《周易》曰:火在水上,未济。

【临邛井 神邱穴】刘敬叔《异苑》曰:临邛有火井。《括地图》曰:神邱有火穴,光照千里。

【延北阁 越东家】范晔《后汉书》曰:章帝时,新平王家失火,延及北阁后殿。崔鸿《前赵录》曰:刘殷曾祖母柩在殡。西邻失火,风飚甚盛,殷夫妇叩殡,火灾遂越烧东家。

§赋

【西晋潘尼《火赋》】形生于未兆,声发于无象;寻之不得其根,听之不闻其响;来则莫见其迹,去则不知其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