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部分 (第1/4页)

伊拉克开始!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将会在巴格达成立一座北非和中东的中央银行,在地位上,和伦敦的分行是平级的。”隆美尔继续说道。

现在,欧洲中央银行已经投入了正常的运营之中,总行设立在巴黎,分行在伦敦。而现在,随着德国的军队推进到了中东,将会在这里设立中东和北非的中央银行。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拉希德就感觉到自己的眼皮子一直在跳了,对伊拉克来说,这是个绝好的机会!

伊拉克可不仅仅是想要摆脱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更是想要称霸整个中东!而现在,德国人的意思,是要将伊拉克打造成为中东和北非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了!

所有的国家都会进入欧元区,而伊拉克将会是他们的领导者,想想这个,就足够让人心动的了。

拉希德的两眼已经放光,他点着头,向隆美尔说道:“对这个计划,我们伊拉克会全力支持。”

拉希德的表态,让隆美尔很是满意,隆美尔继续说了下去:“大本营已经做出了决定,在中东和北非地区,设立一名总督,很荣幸,我是第一任的总督,巴格达很不错,我决定把总督府,设立在巴格达。”

第一千二十八章 复国主义者(加更1)

德国在各个占领区,都会设立总督,北非和中东地区,当然也不例外,而设立在巴格达,更是有深意。

这里是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里的人,更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德国扶植伊拉克,就是培养一个打手,用来维持整个中东和北非的安全,毕竟德国人口有限,能利用当地的兵员,当然要充分利用起来。

巴格达的地理位置也不错,可以辐射到周边各个国家,方便下一步的战略行动。

更深层的含义,当然还是为了挑动产油国的矛盾,比如伊拉克和伊朗,这些国家彼此之间相互对立,才更容易让德国统治好。

其中的深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隆美尔是第一任的总督,按照当初的希瑞克的承诺,隆美尔将作为这里的酋长,太上皇的存在,所以,隆美尔看问题,更多的也需要从政治角度来考虑。

他在巴格达,既有压迫,也有好处,而且,他许诺的利益也会更多。

“伊拉克是个产油国,但是,伊拉克却几乎没有任何的产业工人,对伊拉克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等到在这里建立总督府的事情完成之后,我们还打算在巴格达援建一所综合性的理工大学,不仅仅是伊拉克,整个中东的人民,都会向往这里,来这里读书和学习。”

“我们还打算在伊拉克引进一些石油化工设备,伊拉克不仅仅是产油国,更要成为炼油中心,现在的伊拉克,虽然产油量不低,但是,需要的成品油居然需要进口,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隆美尔在侃侃而谈自己的各种思路,而每一个提议,都让拉希德心花怒放,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在德国的帮助下,伊拉克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伊拉克的经济会发展,科技水平也会提高,跨越成为工业国,依靠石油收入,真正地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伊拉克,将成为中东和北非的中心!

“隆美尔总督,我们一定会团结在您的周围,为了建设伊拉克,为了中东更好的未来而奋斗。”拉希德兴奋地说道。

随着隆美尔的部队,推进到伊拉克,德**队在中东的进攻,算是告一段落,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为了中东的未来,隆美尔在殚精竭虑,而同时,远在狼穴的希瑞克,更是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此时,狼穴里面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鼻梁高高,脸上带着明显的希伯来人的外貌特征。

“希瑞克元首,见到您很高兴。”几个人是戴着眼罩进来的,毕竟,这里是希瑞克最机密的地方,而且,他们也别无选择,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拒绝希瑞克的要求的人,还相当少。

但是,他们并没有不高兴,尤其是这个带头的,和希瑞克早就认识了。

犹太音乐家,富特文格勒,当初出于对音乐的喜爱,并没有离开欧洲,他的地位,也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这一切,都是因为眼前的人。

希瑞克,当初他提倡音乐无国界,让一大批的喜爱音乐的犹太人,继续留在了维也纳,留在了欧洲这个有着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伟大的国土上。

从音乐开始,犹太人感觉到各个行业都变了,他们没有再受到任何的歧视,他们和其他民族的人一样,只要不反对帝国,都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