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部分 (第1/4页)

马拉号也没有办法躲避,它正航行在喀琅施塔得狭窄的水道上,如果它来个左满舵或者右满舵,肯定就撞到两边的防御堡垒上了。

它只能继续加速,然后希望自己的高炮能够把这些讨厌的飞机揍下来。

没有用。

那枚火箭助推炸弹,以相当高的速度,从它的尾部4号炮塔的位置上,扎了进去。

马拉号有四座三联装的305毫米的主炮,全部分布在轴线上,前后各两座,主炮的炮塔拥有254毫米的装甲,但是这是炮塔的侧面装甲,毕竟在战列舰兴起的时代,对战列舰威胁最大的是对方的大炮,是侧面的打击。

而顶部的装甲,就只有127毫米了,对于一枚一吨重的火箭助推炸弹来说,这层厚度,和纸一样薄。

轻松地撕开了炮塔顶部的装甲,炸弹继续向里面飞,把沿途的一切砸得烂七八糟,直至砸到了炮塔底座上转圈的炮弹上。

任何的舰炮布局都是相同的,上面是大炮,下面在炮弹,305毫米的舰炮炮弹,发生殉爆起来,绝对是相当有威力的。

“轰!”当巨大的爆炸声传来的时候,整个马拉号战列舰,都在剧烈地颤动之中,就仿佛是战马在死亡前那种绝望的嘶鸣一样,此时的马拉号战列舰,发出来的这个颤动,似乎就在预示着什么。

爆炸的声音顺着船体的钢铁,传到了每一个舱室,新兵们脸色惨白,老兵们已经反应过来了,跑,赶紧跑!

老兵拔腿就向上面跑,不想被淹死,那至少要跑到甲板上去吧。

舰桥内,彼得舰长从侧面的玻璃里面探出头来,只能看到后面浓烟滚滚。

“快,损管报告。”彼得大声地喊道,就在他对着话筒刚刚说完之后,感觉到了自己的脚底,已经开始倾斜了。

从天空中看,当爆炸发生的时候,炽热的火焰从炮塔部位冒出来,三联装的上千吨的炮塔被掀开了,爆炸的气浪,瞬间就撕开了周围的一切。

从这个位置,满载排水量三万五千吨的战舰断开了,大火没有燃烧起来,汹涌的海水就灌了进来,这个爆炸断裂的位置,迅速地向下沉,前面的船首翘了起来。

一枚炮弹,就干掉了马拉号,并不是苏联海军不努力,而是这种武器上的差距,让苏联海军没有取胜的机会。

当得知斯图卡干掉了马拉号的时候,在后方担任教官的鲁德尔,特意给自己的学员放了一天假,在训练基地举行了热闹的庆祝晚会。似乎他也有预感,如果不是他被强制调动到后方的话,击沉马拉号应该是他的战果才对。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水下爆炸

在这个时代,只有希瑞克最先意识到了舰载机航空兵的威力,大力地发展航母力量,发展了各种对抗战列舰的战术和武器,这种重达一吨的火箭助推炸弹,更是对战列舰量身定做的克星。

俯冲轰炸,保证了足够的精度,而一吨的炸弹,又保证了威力,这个时代的所有战列舰,都只注重侧舷装甲,而忽略了顶部装甲。

更可悲的是,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高炮的重要性。

德国海军在经过希瑞克主导的一次空军攻击行动后,对这一切有了深刻的认识,德国建造的战舰,防空火力是相当强大的,128毫米和88毫米的高炮负责远距离防空,密密麻麻的40毫米的博福斯高炮,负责近程防空,这种连发的速射炮,是对方最可怕的威胁。

但是苏联海军没有。

他们的三万吨级的战舰,只有6门高炮和8门高射机枪,火力简直就是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有很多的射击死角,从死角方向俯冲攻击,成功率是相当高的。

历史上,马拉号就是被斯图卡攻击了之后,导致弹药库殉爆最终无法修复,结果把舰首切下去当岸防炮来用了,这也算是鲁德尔最辉煌的一个经典战例了,而现在,德国海军年轻的航空兵们,已经干掉了红色帝国的一艘战列舰。

在马拉号被攻击的同时,十月革命号也面临着德国轰炸机的俯冲攻击。

十月革命号上,高炮在猛烈地向着天空开火,可惜,还是无法阻止住那些可怕的飞机,一架斯图卡轰炸机准确地找到了对方的射击死角,将自己携带的炸弹扔下来。

“右满舵!”舰长特洛斯基大声地喊道,现在,也不管下面的航道有多窄了,他要先躲避开扔来的炸弹再说。

此时,马拉号已经发生了可怕的殉爆,给了特洛斯基太大的压力。

庞大的舰体向着右侧开始倾斜,此时船速并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