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部分 (第1/4页)

先是被松树给缓冲了一下,接着又掉进雪坑里,而且还会发射信号弹求救,此时的萨福诺夫,真想把自己的飞机降落到旁边去救援,可惜他的飞机没有雪橇,如果这样下去,就被积雪给覆盖住了。

坚持住,兄弟!萨福诺夫在心里发出了呐喊。

剩余的两架飞蛇战斗机,在这段时间里,也摆脱掉了敌机的攻击,在伊…16起飞之后,他们终于可以放心地落下来了,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疲惫。

他们不知道,这次来的都是德国人的新手,是拿他们练手的,如果来的是经历过多次战斗的飞行老鸟,他们一个都跑不掉。

当飞机停稳之后,他们立刻找到了翻译,询问罗伊的情况,督促苏联人赶紧救人。

不用他们督促,基地的人员,几乎都被动员起来了,向着那边的山坡紧急搜索。

而此时,空军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已经开始对美国人到来的这种战机,进行研究了。

机体闪着金属的光泽,还可以看到蒙皮上外露的铆钉,整个飞机的框架和蒙皮都是铝合金的,看起来非常的不错。

同时,只要看清楚飞机的构造,他们就知道,己方是仿制不出来的,后置的发动机,那根传动轴就超出了苏联的机械加工能力。

“这款飞机,看起来有个缺点。”此时,几乎观摩了整个战斗的格罗法斯托夫开口了:“飞机的高空性能,好像不是很好。”

他们还不知道飞机的具体性能,刚刚两架飞机陷入了比拼爬升的局面的时候,谁动力最先丧失谁就出局,哪怕是苏联现在的飞机,也能爬到个七八千米。

但是这款飞机,好像最多也就是到了四千米就开始不行了,排除飞行员的操作之外,那就是飞机本身的问题了。

现在,对苏联来说,最需要的可不是中低空的战斗机,而是高空战斗机,德国人的fw190,给苏联的威胁太大了,如果他们的战斗机无法飞到那个高度上,那简直就是浪费的。

就在格罗法斯托夫开口的空档,尼基斯辛已经打开了飞机后面的发动机舱的维护盖板,仔细地看着美国制造的航空发动机。

由于发动机在后面,所以这款飞机在驾驶室的后面的机体位置,有一个巨大的进气道,顺着这个进气道,就可以看到连接的那台水冷发动机了。

美国人的技术果然不错,这架飞机肯定飞了不短时间了,机舱内部居然干干净净,都没有漏油的现象,管路包扎结实,各种附件布局合理。

嗯?等等。

从飞机的左边,转到飞机的右边,把发动机看了个遍,尼基斯辛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台飞机发动机的增压器在哪里?”

活塞发动机,分成自吸和增压两种,而航空发动机,几乎都是增压的,哪怕是不是为了高空,增压也可以增加飞机发动机的动力,在几乎不怎么增加发动机重量的前提下。所以增压器早就普及了。

哪怕就连苏联,都搞出来了各种飞机增压器,包括在米格…3,甚至搞出来了二级增压,这是能够飞到一万米以上高空的必须装备。

但是却看不到美国这种飞机的增压器。

现在的主流还是机械增压,需要发动机带动一个增压器,给发动机泵入更多的空气,现在,飞机发动机的外部根本就看不到这样一个装置,同时也绝对不可能布置到飞机里面去。

拉布金也是皱紧了眉头:“看来,这款飞机只是一款中低空飞机,没有高空飞行能力。”

此时,在场的人是面面相觑,他们还指望着美国的科技水平高,给他们提供和德国战斗机媲美的飞机,在天空中重新夺回制空权呢,谁能想到,到来的居然就是这种货色?

如果不是高空战斗机,那还有什么用?但是,美国的军援,给就不错了,己方还能挑三拣四吗?

几个人的目光对视了一番,都看到了对方的坚定,先试飞这款飞机,验证己方的推断,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向美国提要求,如果美国不配合,哪怕是己方自己改造,也要给这种发动机加装增压器。

就在苏联工程师已经开始研究飞蛇战斗机的时候,德国的远程战斗机,也经过了漫长的返航,最后降落到了慕尼黑号航母上。

“伍德里希,和你说过很多遍了,不要和苏联人缠斗,我们的战术就是俯冲,攻击,爬升,在我们有利的空域里飞行。”阿尔卡特一边走,一边向自己的队员说道。

“是,我知道错了。”伍德里希很虚心,他亲眼看着己方的大队长将苏联人的飞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