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我明白,老头说的是我们当初谈好的条件,我答应他的事情虽说半路出了差错,可那也不是我的错;所以,他答应我,只要我在卫朝半路归西就送我回现代的话就还算数。

这还差不多,总算没白忙活,这老头也还没毁灭神仙这两个字在我心中的地位。

只是,我这个人也太倒霉了吧——

实指望在史府开创点基业给自己捞点本钱,哪知辛苦了一年,都是为别人赚的,轮到现在我还是我——

半路突然碰着个神仙,还以为是天大的好事,结果——人家就是装着魔神的那盏神灯,放我身上一点用也没有。

没道理啊——

不应该啊——

怎么可能啊——

第七十三章 勇斗街霸

我站在空无一人的双龙镇的街上,有一种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的自危感,如果不是看到八月在我旁边,我甚至会为自己突然那么冲动的离开庄生他们感到后悔,这是一条根本没有路的路,而我却走得那么义无反顾。

黑漆漆的夜里,我离开了双龙镇,来的时候我是穷光蛋一个,走的时候也是倒霉蛋一枚。但——我还会牵挂着这里的蔡婆,一个外表严厉却异常慈爱的老人;我也会记得罗大哥憨厚、直爽的笑容;我也依然庆幸能在这里创建了我的阿香婆,我为它留下了无数辛劳的汗水;而那个叫作夏清的丫头,则成为我的伤疤,一道新鲜的凌厉的带着血印的伤疤,连带着她的名字一起镌刻在我的心上——为一个人付出的越多,便越会体会出那种伤痕累累的爱恨纠葛的深沉的痛苦,无以言喻。我知道,那道疤痕会随着我继续流浪的日子颜色加深,掉了硬壳,然后被逐渐尘封在心底里,不再提起。

一直都挑拣人烟稀少的地方走,饥渴时刻伴随着,我不得不在路上偶尔敲响农家的房门借一口水喝,讨一口饭吃。所有的朝代里,百姓们都是最善良的,对于像我这样的流落到她们门口的女子,没有人吝啬那一点米粮。

一对老夫妻,大约有六七十岁了,两个儿子都在战场上死了。他们极力的要我留下来,“年轻的姑娘家,到哪里去都不安全,你就留在这里吧!”老婆婆一边替我盛了一碗米糊,一边劝解我。

我看着那碗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粥,苦笑着摇头。

就这样向前走着,遇不到人家的时候渴的难耐,见有结了冰的水沟,我就敲掉一块冰来含着,而八月更是迅速的瘦下去了。

前边终于到了一座县城,我进了城,和八月所到之处,引来周围人们的纷纷侧目和一片交头接耳的议论。

“这是什么人啊?怎么戴着那么丑的面罩?跟在他后边的是狼还是狗啊?”

“是啊,真是怪人!从来没见过,估计是从外边来的。”

我不管人们的这些议论,已经三四天没吃饱肚子了,我得想办法填饱肚子,城里人多,或者可以再想个谋生的手段。

街道很宽,可以并排跑四辆马车,两旁包子铺、点心铺林立,我闻着从饭店里飘出来的香味,使劲咽咽唾沫。

人在饥饿的时候不能闻见或看见食物,否则会加重对饥肠辘辘的肠胃的刺激,那种滋味很难受。在香味对我的肠胃的不断刺激下,我已经有了去包子铺打劫的冲动了,不过,理智的力量终于战胜了饥饿的折磨。好在我还有一点常识,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吃的。和旁人打听了一下,我就直奔县城边上的土地庙去了。

每个地方的土地庙都是四时鲜果供奉不断的,虔诚的人们总是希望土地爷能保佑他们丰收富足、六畜兴旺。

眼下已经是年底,正是人们年节上供的好日子,

庙里人不多,我一眼就看见香案上摆着的时令蔬果和各色点心,现在天还早,要到晚上才能出来吃了。我耐着性子,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

等太阳好不容易磨磨蹭蹭的下了山,烧香许愿的人陆续都回家了。小庙的光线不好,太阳一落就昏暗模糊,周围也静下来了,我终于可以开吃了。虽然在这样的地方多少有点心悸,但是八月在旁边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

没有了顾虑,我甩开腮帮子,替土地爷享受了这些鲜美的供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我打着嗝,心想反正今晚也没地方睡,就在这里凑和一夜得了。躺在土地爷塑像的背后,心想着明天实在不行就行乞算了,好歹是一条出路。

打定主意,上下眼皮一合,我就开始爪哇国之旅了。

沉沉的睡梦中,仿佛有人说话,我一惊,坐起来了。从塑像后边偷偷探出脑袋,见香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