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4页)

街上看热闹的人群还没散尽,其中大多是穿着红衣黄袍的天国兵将,原来城中的民众十九不是搬出城外给衙署腾地方,就是自己也入了营。人群里歙歙索索,仍在议论着适才的西洋景:

“听讲这五位洋兄弟都是洋人文官,和干王早就认识,此番特来投降的。”

“不会吧?若来投降,便当献来金宝礼物,不则枪炮兵船,哪有只送几本《遗诏书》(5)的道理!你家干王殿下只怕又在吹牛吧?”

“谁吹牛了?我家干王殿下算筹无遗,和戎结好,为得是不费一刀一兵,唾手而得上海码头,你家忠王殿下只晓得打仗,哪里懂得这般好计策!”

“咄!休得侮辱忠王殿下!荣千岁说得好,这天国江山是打得来的,却不是讲得来的……”

“打?莫再吹了,你家荣千岁前日打上海,不是给洋人打败了回来?连自己脸上都吃了一洋枪子,适才街上,我还看得一清二楚……”

黄畹听得索然无味,转身溜出了人丛。

不过几个月光景,原本水巷交织、温情柔美的苏州城,变作大兵营仿佛,街上的铺户几乎都关了门,只剩下几间铁匠铺、豆腐店,进出光顾的,都是穿号衣、挂腰牌的天国兵将。街上除了兵,几看不见什么闲人,道口要津,还到处设了栅栏,架上了铜炮铁炮。

“利宾!利宾!”

一个荒腔走板的声音在身后招呼着,黄畹扭头一看,一个身着黑袍、颈悬十字架的金发洋人正笑着招呼他。

他认出那人是英国传教士杨笃信,在上海时多有交往。

“杨牧师,您怎么跑到这苏州城来了?”

“为了主,为了不信主的无辜的羔羊。”杨笃信虔诚地在胸前划了个十字:“当然也包括你,怎么,利宾,你还是不肯皈依主么?”

“我中华圣人教训,博大精深,贵国教法虽好,谅不及此万一也——不说这个,您到底为什么来这么危险的地方?”

“我是被洪仁,哦,就是现在的干王,用书信邀请来参观的,我们一共五个人。”

“五个?都是哪几位?”

黄畹追问道。杨笃信屈着手指,一一数着同伴的姓名:

“艾约瑟牧师、伊诺森牧师、包尔腾牧师,哦,还有法国的劳牧师。”

艾约瑟和包尔腾,黄畹在上海时见过几面,另两位虽不认识,名字却不陌生,虽然黄畹弄不清洋人那五花八门的教派,但有一点却千真万确:这五位都是地地道道的传教士,而绝不是什么洋人的文官。

“杨牧师,您、您真的和干王认识?”

“当然认识!”杨笃信毫不含糊地连连点头:“不但我,艾约瑟牧师也认识,1854年他来上海住了好几个月,就住在我们教堂里,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了。”

“不对,不对啊……”

黄畹若有所思地自语道。杨笃信听得一头雾水,过来拍了拍黄畹肩头:

“怎么会不对?主的仆人是不说谎的。好了利宾,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办,这本福音书送给你,我们后会有期。”

“不对,不对啊!忠王他们分不清传教士和洋官,原也不足为怪,大清的官儿们也常犯这样的错,可干王明明和他们认识,怎么也……”

杨笃信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苏州城迷宫般的街巷间,黄畹兀自呆立在原地,口中不住这样喃喃着。

注释:

1、《资政新篇》,洪仁��鳎�髡疟浞ㄇ笮拢��拔鞣秸�巍⒖萍季�橐愿母锾�教旃�渍��

2、太平天国各王都设有六部,首长称尚书,有的每部还不止一人;

3、太平军以圣经旧约中的摩西十诫为军纪,称为“十天条”;

4、太平天国称呼外国人为洋兄弟;

5、遗诏书:太平天国称《圣经》为《圣遗诏书》,称旧约为旧遗诏全书,新约为新遗诏全书,后改前遗诏全书,把洪秀全自己的著作和东王、西王假托上帝、耶稣下凡的指示称为“真约”,和旧约新约并提。

………【(十四)】………

因为忠王把自己的王府选在了拙政园,清朝江苏巡抚的藩署便成了苏福省文将帅汪宏建(1)的官署。(看小说到顶点。。)此番干王自天京远道而来,汪宏建便临时搬出去,把官署腾出,作为临时的干王行署。

此刻天色尚早,府门尚未打开,两个黄巾黄袄,不过十六、七岁年纪的仆射(2)没精打采地分立在两厢,不时百无聊赖地打一个哈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