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陆地区出版发行中文简体字版。非经书面同意,

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复制、转载。

图书在版编目( CIP)数据

酸甜苦辣成/唐鲁孙著.一桂林:,“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 。12

(唐鲁孙系列)

ISBN 7 … 5633 … 5101 …9

I.酸… Ⅱ.唐… Ⅲ,散文一作品集一中国一当

代 Ⅳ.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119113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林wwv才bbtpress 邮政编码:541004、

网址:wwⅥ.bbtDress.

出版人:萧启明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发行热线:010 … 64284815

山东人民印刷,一印刷

(山东省泰安市灵山大街东首 邮政编码:271000)

开本:635imn×965mm l/16

印张:12。 75字数:102千字

2005年1月第1版2005年1月第1次印刷

印数:0 001~ 10 000定价:20。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馋人说馋

逯耀东

前些时,去了一趟北京,在那里住了十天。像过去在内地行走一

样,既不探幽览胜,也不与学术挂钩,两肩担一口,纯粹探访些真正人

民的吃食。所以,在北京穿大街过胡同,确实吃了不少。但我非燕人,

过去也没在北京待过,不知这些吃食的旧时味,而且经过一次天翻地

覆以后,又改变r多少,不由想起唐鲁孙来。

1970年代初,台北文坛突然出了一位新进的老作家。所谓新进,

过去从没听说过他的名号。至于老,他操笔为文时,已经花甲开外了,

他就是唐鲁孙。1972年台湾《联合报》副刊发表了一篇充满“京味儿”

的《吃在北京》,引起了老北京的莼鲈之思,海内外一时传诵。唐鲁孙

不仅是位新进的老作家,而且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那时开始到他谢

世的十余年间,前后出版了十二册(指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编

辑)谈故乡岁时风物、市井风俗、饮食风尚,并兼谈其他逸闻掌故的集

子。

这些集子的内容虽然很驳杂,却以饮食为主,百分之七十以上是

谈饮食的。唐鲁孙对吃有这么浓厚的兴趣,而且又那么执著,归根结

底只有一个字,就是“馋”。他在《烙合子》中写道:“前些时候逯耀东先

生在报上谈过台北的天兴居会做烙合子,于是把我这个馋人的馋虫勾

了上来:”梁实秋先生读了唐鲁孙最初结集的《中国吃》,写文章说:“中

困人馋,也许北京人比较起来更馋。”唐鲁孙的响应是:“在下忝为中国

人,又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可以够得L馋中之馋了。”唐鲁孙的亲友

原本就称他为馋人。他说:“我的亲友是馋人卓相的,后来朋友读者觉

得叫我馋人,有点难以启齿,于是赐以佳名叫我美食家,其实说白了还

是馋人。”美食家和馋人还是有区别的:美食家自标身价,专挑贵的珍

馐美味吃;馋人却不忌嘴,什么都吃,而且样样都吃得津津有味。唐鲁

孙是个馋人,馋是他写作的动力。他写的一系列谈吃的文章,呵谓之

馋人说馋。

不过,唐鲁孙的馋,不是普通的馋,其来有自:唐鲁孙是旗人,原姓

化他拉氏,隶属镶红旗的八旗子弟j曾祖长善,字乐初,官全广东将

军。长善风雅好文,在广东任上,曾招文廷式、梁鼎芬伴其二子共读,

后来四人都入翰林。长子志锐,字伯愚;次子志钧,字仲鲁,曾任兵部

侍郎,同情康梁变法,戊戌六君常集会其家,慈禧闻之不悦,调派志钧

2 唐鲁孙系列·酸甜苫辣成

为伊犁将军,远赴新疆,后敕回,辛亥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